静电场对煤样吸附瓦斯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静电场 + 煤阶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04期
【摘要】:为研究静电场对瓦斯吸附作用的影响,运用EST802静电发生器对不同煤样分别施加0、4、8、12、16 k V的恒定电压,然后采用WY-98B吸附常数测定仪测定各煤样的瓦斯吸附量及Langmuir吸附常数a、b值。得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加场前后煤样瓦斯吸附量随电压升高而增加,b值相对a值变化明显,且呈增大趋势;对于不同煤阶不同破坏类型煤样受静电场影响程度上有:中高变质的烟煤大于无烟煤,软煤大于硬煤,且煤岩组分对含瓦斯煤样的电场响应程度影响较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ctrostatic field on gas adsorption, the EST802 electrostatic generator was applied to different coal samples with a constant voltage of 0 ~ (4) ~ 8 ~ 8 ~ (-1) ~ (12) ~ (16) kV. Then, the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constant of each coal sample were measured by WY-98B adsorption constant tester.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sampl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voltage, and the relative a value changes obviously, and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different coal rank and different failure type coal samples are affected by electrostatic field: bituminous coal of medium and high metamorphism is larger than anthracite soft coal is larger than hard coal and coal rock composi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electric field response of gas-bearing coal samples.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资助项目(2011ZX05040-005) 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外部开放基金资助项目(WS2013A11)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60107/003)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资助项目(14A440008)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志根,唐修义;对煤吸附甲烷的Lang muir方程的讨论[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何学秋,张力;外加电磁场对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年06期
3 何学秋;交变电磁场对煤吸附瓦斯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1996年01期
4 徐龙君,鲜学福,刘成伦,张代钧,陈昌国;恒电场作用下煤吸附甲烷特征的研究[J];煤炭转化;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月红;郭立稳;刘永新;张九零;;煤层中CO吸附模型[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梁冰;温度对煤的瓦斯吸附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张国华;寿纪鹏;;水驱气中驱动液侵入对瓦斯解吸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易俊;姜永东;鲜学福;张渝;;超声热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数值模拟[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胡爱军;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董子贤;;型煤的甲烷吸附心及NMR实验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7年03期
6 刘永新;郭立稳;肖藏岩;;煤的元素分析对煤层吸附CO的影响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谢勇强;彭文庆;曾荣;;煤层气吸附与解吸可逆性实验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8 张九零;郭立稳;王月红;林建广;杨小伟;;低阶煤显微组分对一氧化碳的吸附性能[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5期
9 陶云奇;许江;李树春;彭守建;;煤层瓦斯渗流特性研究进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2期
10 杨宏民;任子阳;王兆丰;;煤对气体吸附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J];煤;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梁汉东;;煤与瓦斯突出的化学本质:从原理和证据到现场预报途径[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何学秋;王恩元;;矿井瓦斯灾害研究新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杨晓娜;张子戌;刘高峰;;煤吸附瓦斯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4 赵丽娟;秦勇;;深部煤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因[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温军杰;重质油污染高含盐细粒土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丽萍;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的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黄伟;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相关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周军平;CH_4、CO_2、N_2及其多元气体在煤层中的吸附-运移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孙维吉;煤渗透和吸附变形规律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潘立友;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可识别性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9 崔永君;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10 张瑞林;现代信息技术在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天池煤矿瓦斯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炎昊;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运移机理[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子阳;阳泉无烟煤对CH_4、CO_2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宝种;阳泉无烟煤对N_2-CH_4二元气体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年军;深部煤体瓦斯吸附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高芳芳;基于电磁辐射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尚显光;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吉强;瓦斯抽排电磁激励装置研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方小娥;电磁激励瓦斯抽放监控系统[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冯明涛;空化声震及温度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荣福,傅雪海,秦勇,叶建平,唐书恒;我国煤储层等温吸附常数分布规律及其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5期
2 唐修义;有关煤层气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年03期
3 张群,杨锡禄;平衡水分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1999年06期
4 何学秋,张力;外加电磁场对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0年06期
5 何学秋;交变电磁场对煤吸附瓦斯特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1996年01期
6 徐龙君,鲜学福,李晓红,张代钧,杜云贵;白皎煤及其充甲烷样品电极化特征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学山,董远达,乔秀颖,莫志深,王庆,王献红,徐晖;高真空强静电场下等规聚丙稀薄膜微晶生长形态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江兴方;一个静电场问题的数值计算[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Andreas Wieghaus;Alexander Makarov;Ulf Froehlich;Markus Kellmann;Eduard Denisov;Oliver Lange;;台式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系统[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5期
4 朱生保;;利用静电场传热传质的喷雾设备[J];浙江化工;1981年03期
5 徐则林;静电脱蜡[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6 ;LJ-1型雷电预警仪问世[J];金属矿山;1984年01期
7 薛鹏骞,朱华;静电场电轴类问题的计算机辅助分析[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8 卢重温;;陶瓷型壳静电场干燥之研究[J];航空工艺技术;1985年07期
9 张洪贵;;静电场与恒稳磁场的相互联系[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10 叶黔元,张流生;静电场数值计算的若干方法与比较[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银林;冯肖珊;;静电场微弱电流信号检测[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严羚玮;孙迎春;佟倜;张羽;;芒刺静电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学文;孙可平;于格非;;雷云静电场的模型化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忠华;解禹;;基于主动准静电场的体域通信信道增益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华山;朱志红;李吉春;;模拟静电场实验仪的数控化改造[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李彦堂;常树国;王付良;赵平原;郭光中;;邢台5.0地震前大地准静电场异常[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俸永格;;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论证[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8 那日;杨体强;;介质液体中的微粒在静电场中行为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伟玲;熊建平;;这里的静电场能到哪里去了?[A];静电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C];2002年
10 孙介如;;静电损伤[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曹新建 翁大卫;点燃学员创新的“火花”[N];解放军报;2011年
2 记者 王夕;遭雷劈,可预知![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许来庆;樊正来;隔墙有“眼”[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许来庆 樊正来;任你躲 任你藏 隔墙也能“抓”到你[N];中国国防报;2002年
5 王本亮;六大技术——— 应用费卢杰巷战[N];解放军报;2004年
6 记者 李宏策;登月设备需要预防月球尘埃[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佟倜;高压芒刺静电场辅助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现周;频率调制场中里德堡原子的激发与态囚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程;静电场对细胞冻存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定兴;静电场力线的求解与描述及相关疑难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林;解析法及有限差分法在静电场中的部分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刚;静电场对菜豆、青椒和茄子冷害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潘运霞;静电场某些边值问题的求解及描绘[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芦虎;六极杆静电场对分子的转动态选择及态选择后分子的准直和取向设想[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斌;油品作业区域人体静电场的仿真研究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林焰清;保角变换运用于平面静电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尹雪静;高中生静电场相异概念信息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施逸;大赫兹辐射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2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8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