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W-SPA模型的海事码头安全评价
本文选题:安全工程 + 熵权 ; 参考:《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鉴于海事码头系统的复杂性,利用单一的集对分析理论难以对其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价,因此,将熵权和集对分析理论加以组合,基于熵权和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建立EW-SPA模型的海事码头安全评价研究方法。首先,综合分析影响码头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包括自然环境、港口环境、交通环境3类一级指标及14项二级指标的海事码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专家调查法赋权与信息熵的理论确定权重,从而保证了原始信息的完整性,减少信息的流失。再次,运用集对分析原理计算集对联系度,对海事码头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克服了传统码头安全评价方法在处理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最后,运用EW-SPA模型和熵权云模型对道仁矶海事码头的安全评价与预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将EW-SPA模型应用于海事码头的安全评价和预测,计算简单,评价结果较可靠。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maritime wharf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 accurate risk evaluation by using a single set pair analysis theory. Therefore, the entropy weight and set pair analysis theory are combin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ntropy weight and set pair analysi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aritime terminal safety evaluation based on EW-SPA model. Firstl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afety of the terminal are analyzed synthetically,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ritime terminal safety i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port environment, the traffic environment and 14 second-class indexes. Secondly, the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the theory of expert investigation and information entropy, which ensures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and reduces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Thirdly, using the set pair analysis principle to calculate the set pair connection degree, the safety condition of maritime terminal is evaluated and forecasted, 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n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Finally, the EW-SPA model and entropy weight cloud model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safety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Daolinji maritime termi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W-SPA model to the safety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of maritime terminal is simple,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reliable.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内河航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69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凯,周建新,李彪;企业安全评价过程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雪林;谢贤平;;关于安全评价法选择的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5年04期
3 王俊;邢伟;;安全评价对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9期
4 郝秀清;王宇航;李克荣;樊晶光;;安全评价人员专业能力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5 孙建先;李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意义[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6 张齐尧,周一正,刘飞;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年05期
7 朱健;;浅谈化工项目的安全评价[J];科技创业家;2014年06期
8 陈波;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势在必行[J];林业劳动安全;2003年04期
9 王建波;谈安全评价及其方法[J];林业劳动安全;2004年02期
10 朱智钊;浅谈安全评价[J];四川兵工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文贵;张延松;;加强安全评价管理 提高安全评价质量[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邹旭波;;论安全评价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郑欣;许开立;;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模式的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志民;;《安全评价》技术的深化及展望[A];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机电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张延松;秦文贵;;加强安全评价管理 提高安全评价质量[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民浩;杨志刚;牛文彬;;水电站主要作业场所环境安全评价[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樊晶光;王宝;王宇航;任建国;郝秀清;王雷;;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邢云峰;;改善安全评价质量的对策建议[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清s,
本文编号:1799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9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