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高压喷雾雾化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高压喷雾 + 雾滴粒度 ; 参考:《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为分析煤矿井下高压喷雾雾化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实验系统,对雾滴粒径的空间分布以及雾化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沿喷嘴轴线方向,随着距喷嘴距离的增加,雾滴粒径不断增大;在离喷嘴一定距离的纵断面上,雾滴粒径由内向外不断增大,但增幅较小。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加,喷嘴流量和雾流射程不断增大,而雾化锥角和雾滴粒径不断减小。在相同的喷雾压力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加,喷嘴流量和雾化锥角不断增大,而雾流射程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加,喷雾形成的雾滴粒径也逐渐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在相同耗水量下,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加,喷雾压力和雾流射程不断减小,而雾化锥角和雾滴粒径不断增大。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ssure spray atomization in coal mine,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droplet siz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tomization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by using the self-designed spray dedusting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ong the axis of the nozzle, the droplet siz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nozzle to the nozzle, and the droplet size increases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at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nozzle, but the increase is small. With the increase of spray pressure, the nozzle flow rate and spray flow range increase, while the atomization cone angle and droplet diameter decrease. Under the same spray press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ozzle diameter, the nozzle flow rate and the spray cone angle increase, while the spray flow range remains basically unchanged,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ozzle diameter, the droplet diameter of the spray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the increase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Under the same water consump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nozzle diameter, the spray pressure and spray flow range decrease, while the atomization cone angle and droplet diameter increase.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12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联合培养基金资助项目(13JJB009)
【分类号】:TD7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刚;程卫民;聂文;王刚;;高压喷雾射流雾化及水雾捕尘机理的拓展理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陈斌,郭烈锦,张西民,高晖,Panidis Th.,Papailiou D.D.;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3 时训先,蒋仲安,褚燕燕;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4 马素平,寇子明;喷雾降尘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5年03期
5 王晓珍;蒋仲安;王善文;刘毅;;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7年04期
6 时训先;蒋仲安;周姝嫣;蔡卫;;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7 程卫民;周刚;左前明;聂文;王刚;;喷嘴喷雾压力与雾化粒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8期
8 周刚;程卫民;王刚;崔向飞;;综放工作面粉尘场与雾滴场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10期
9 陈贵;王德明;王和堂;韩方伟;马岩;;大断面全岩巷综掘工作面泡沫降尘技术[J];煤炭学报;2012年11期
10 陈曦;葛少成;张忠温;荆德吉;;基于Fluent多喷嘴喷雾干涉数值模拟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声华;李孔清;李刚;郝小礼;;翻车机室内的喷雾降尘技术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2 张大明;马云东;;巷道内皮带输煤系统粉尘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3 王鹏飞;冯涛;刘荣华;;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4 王进军;涂然;曾怡;张永明;;火灾标准燃烧室相似模型试验箱设计及有效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5 高建良;刘金金;;压入式局部通风倾斜巷道掘进工作面瓦斯分布规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6 赵宇声;刘华飞;王建刚;马新建;;带钢镀后气雾冷却喷嘴雾化性能的试验研究[J];宝钢技术;2009年02期
7 刘华飞;向顺华;马新建;;多排气雾冲击射流换热过程的试验研究[J];宝钢技术;2011年03期
8 杜翠凤;王辉;蒋仲安;何宗礼;胡国勇;;长压短抽式通风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秦跃平;张苗苗;崔丽洁;刘江月;;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的数值模拟及压风分流降尘方式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赵振保;翟慧兵;王凤;;综放工作面粉尘运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广杰;李登新;;气动雾化吸收NO_x可行性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郑晓民;赖亚磊;;综采工作面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开滦矿区采矿技术与实践文集[C];2009年
3 程卫民;张立军;周刚;聂文;李建华;;综放工作面表面活性剂的喷雾降尘实验及其应用[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刚;程卫民;王刚;陈连军;;年产600万吨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喷雾降尘装置优化设计[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德文;郭胜均;;中国煤矿粉尘防治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周刚;程卫民;于岩斌;;综放液压支架喷嘴雾化性能实验及其优化布置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韩小腾;陆华忠;吕恩利;韩,
本文编号:1799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9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