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软、硬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区域效果检验临界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8 08:13

  本文选题:软、硬煤层 + 吸附 ; 参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08期


【摘要】:针对软、硬煤层瓦斯含量区域突出危险性效检指标临界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工程实际。建立软、硬煤样相关参数关系模型,对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煤质软煤和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别不大,但随着煤的变质程度降低,软、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对存在软、硬分层的煤层,建议采用0.74MPa时软、硬煤瓦斯含量测值的小值(取整)作为煤层残余瓦斯量指标的临界值。此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符合矿井实际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对降低防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view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ritical values of outburst risk indexes in the area of gas content in soft and hard coal seams. The relationship model of soft and hard coal sample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regional outburst prevention measures based on residual gas conten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as adsorption between soft coal and hard coal, but with the decrease of coal metamorphism, the difference of gas adsorption between hard coal and soft coal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For the coal seams with soft and hard stratific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mall value (rounding) of the measured value of the gas content of hard coal should be us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index of the residual gas quantity of the coal seam when 0.74MPa is us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value of outburst prediction index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mine and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regional measure effect test index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outburst prevention cos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凯嘉能源集团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090)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31026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1673)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旭生;董银生;岳超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3期

2 王兆丰;于红;袁军伟;王永青;;合理确定潘二煤矿突出敏感指标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2期

3 段东;王辉跃;冯小静;董全;;不同厚度软分层煤与瓦斯突出的微震前兆分布特征[J];煤矿安全;2011年09期

4 崔鸿伟;;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05期

5 郑万成;邓小松;李一波;;混合煤样中软分层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12期

6 张晋京;魏风清;刘少博;赵国栋;;平煤一矿丁_6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临界值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4年08期

7 冀超辉;;汝箕沟煤矿残余瓦斯含量区域效果检验临界值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谢振华;陈绍杰;;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3 王刚;郭德勇;;用信息扩散理论分析高海拔、寒、旱地区矿山事故风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吴教锟;赵旭生;李秋林;;大湾煤矿保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5 王忠文;;电磁辐射技术在鹤岗南山煤矿突出预测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6 刘建华;;某乡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S1期

7 姚立国;;崔家沟煤矿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8 黄旭超;孟贤正;程丽;张鹏;;谢一矿C1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9 闫洁伦;刘毅;吕国臣;;瓦斯抽放参数的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王新;;基于CFX软件的瓦斯爆炸灾害气体扩散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雄;;《煤矿安全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双明;高新民;范立民;;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3 冯占科;曹代勇;张鹏强;吴见;;回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4 陈进才;;瓦斯治理方法的探讨[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C];2008年

5 刘结高;;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6 李江涛;;顶板初次来压期间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占存;;水分对煤的瓦斯吸附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慧明;唐兵;文光才;;煤巷炮掘过程中围岩应力运移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9 姚立国;;崔家沟煤矿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国玉;刘欣;;带压抽掘法过特大岩层游离瓦斯及硫化氢异常带施工技术[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文俊;矿井封闭火区救灾辅助决策系统研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高忠红;孤岛区域开采冲击与突出危险性耦合规律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上官明磊;五沟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攀;水分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鹏飞;寺河井田煤层气开采及利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杨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报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燕杰;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向宇;鹤壁八矿煤巷掘进控制预裂松动爆破防突技术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蒋继兰;趋势面分析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卫军光;夏店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振华;陈绍杰;;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2 李祥春;聂百胜;何学秋;;振动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吴俊;对软分层的形成、物质组成及易突性的初步研究[J];煤炭工程师;1989年05期

4 赵旭生;董银生;岳超平;;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3期

5 王兆丰;于红;袁军伟;王永青;;合理确定潘二煤矿突出敏感指标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2期

6 孙东玲;突出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方法的探讨与尝试[J];煤炭工程师;1996年04期

7 刘延保;曹树刚;李勇;郭平;张遵国;;含瓦斯煤体破坏过程中AE序列关联维数演化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傅雪海,焦宗福,秦勇,张万红,韩训晓;低煤级煤平衡水条件下的吸附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杨润全;;深井中厚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临界值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苏承东;翟新献;李宝富;李怀庆;;砂岩单三轴压缩过程中声发射特征的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伟;沁水煤田瓦斯含量与地质因素的关系[J];山西煤炭;2003年04期

2 吴财芳,曾勇,张子戌;自适应神经网络在瓦斯含量预测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邹汝荣;;福建龙永矿区瓦斯含量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4 胡千庭;邹银辉;文光才;赵旭生;;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新技术[J];煤炭学报;2007年03期

5 邹银辉;吕贵春;张庆华;;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性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4期

6 郭峰;郝天轩;;基于数量化理论的瓦斯含量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煤炭;2008年11期

7 杜卫新;王永祥;郝天轩;;基于灰建模的瓦斯含量多变量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8 何明川;沈大富;李向东;;快速测定瓦斯含量技术在石壕煤矿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1期

9 沈金山;王来斌;许继影;高锡擎;郑飞;;基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潘一东矿瓦斯含量[J];煤炭技术;2011年04期

10 潘竞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逆向推算瓦斯含量梯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由伟;;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瓦斯含量预测及其与影响因素问定量关系的分析[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2 杜昌华;吕贵春;;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技术在中岭煤矿瓦斯抽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3 田富超;秦玉金;;0.74 MPa压力下临界残余瓦斯含量试验研究[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4 陈大力;陈洋;杨福蓉;;深部煤层瓦斯压力与吸附瓦斯能力对瓦斯含量的影响[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5 屈非;赵坤;;DGC测定瓦斯含量过程中损失量影响因素分析[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冯洋;可解决瓦斯含量无法直接测定难题[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2 记者 刘宏鹏;乌鲁木齐一煤矿透水 救援矿工工作受阻[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丽娟;不同煤阶软硬煤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伟华;豫西二_1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及区域预测的瓦斯含量指标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代建兵;综掘工作面巷帮煤体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唐耀才;鹤壁矿区严重突出矿井始突瓦斯含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凯;车集矿二_2煤层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文哲;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效检指标临界值确定方法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书金;预抽条件下软、硬煤残余瓦斯含量差异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凯;安阳矿区不同煤阶区域预测瓦斯含量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4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14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