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底板高承压水突水“三
本文选题:承压水 + 煤层开采 ; 参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采场底板承压水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裂缝尖端力学模型,推导了裂缝力学平衡方程,分析了高承压水上工作面回采引发底板突水的裂缝扩展条件;利用RFPA软件模拟分析了承压水上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应力场、损伤场与渗流场的演化过程,揭示了煤层底板承压水突水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导水裂缝的扩展条件是孔隙水压力与地应力的合力大于煤岩体内部黏聚力;采矿活动改变了围岩应力场分布,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并引发煤岩体内部损伤破坏,大规模突水后主应力比裂纹开始扩展时显著增大;内部损伤增强了煤岩体的渗透性,增大了渗流场影响区域。
[Abstract]:The pressure water of stope floor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working fac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rack tip mechanics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crack mechanics is derived, and the crack propagation conditions of the floor water inrush caused by mining in high pressure water face ar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field, damage field and seepage field during mining period of confined water face is simulated by RFPA software, and the mechanism of water inrush under pressure of coal seam floor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agation condition of the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is that the resultant forc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in-situ stress is greater than the cohesion of coal and rock mass, and mining activities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field, cause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cause internal damage and destruction of coal and rock mass. The principal stres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massive water inrush, and the internal damage enhances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and rock mass and increases the influence area of seepage field.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4156)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3031A)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分类号】:TD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立平,彭苏萍,王金安;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关键技术与对策[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4期
2 刘纪义;;大兴煤矿三灰承压水上开采方案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2年03期
3 段为民;连志伟;任志浩;;太灰岩溶裂隙承压水疏排降压工程理论[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年11期
4 郑伟元;林t石;冯武华;刘焕怡;;石上煤矿承压水探放超前距离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3年10期
5 郑少河,朱维申,王书法;承压水上采煤的固流耦合问题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6 陈鹏,王尚令,孙本魁,贺兆礼,龚乃勤,赵开泉,李全;刘桥二矿高承压水上开采试验研究[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文继萍;张赣萍;李沅秋;祁晶生;;高坑井田承压水上采煤安全开采边界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11期
8 刘进晓;郭惟嘉;尹忠昌;;高承压水上采煤固流耦合数值模拟[J];煤矿开采;2009年03期
9 郭振良;矿井自然承压水的利用[J];河北煤炭;1987年03期
10 王金安;承压水体上采煤相似模拟实验[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韵;;减少承压水降水对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作宇;刘鸿泉;;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曹胜根;姚强岭;王福海;;大采长综采面底板高承压水渗流突变防治技术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作宇;刘鸿泉;王培彝;于树春;;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5 宋先平;;承压水上煤层开采水害分析及防治[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6 王玉森;;钻遇承压含水层的技术措施[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7 文继萍;李源秋;祁晶生;;高坑井田底灰承压水上采煤安全开采边界的研究[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张慧娟;张萍芳;;底板注浆防治承压水技术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慧娟;张萍芳;;底板注浆防治承压水技术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10 王玉森;;钻遇承压水层的措施与对策[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程朝旭;六月飞雪无所惧 野狼奈何查勘人[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杰;杭州承压水地基深基坑降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敏;承压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皓;呼包坳陷东部潜水与承压水主要离子浓度分布比较及砷分布特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叶向前;杭州钱江新城区域承压水特征及工程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4 丁晓勇;钱塘江河道形成及古河道承压水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高峻;高承压水地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隔渗施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鹏飞;水银洞金矿高承压水条件下巷道底板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7 曹吉胜;高承压水作用下工作面突水机理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峰;承压水上开采煤层底板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9 毕龙;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丽;基于GIS的矿井承压水害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3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3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