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通径系数分析的细菌脱硫实验条件优化

发布时间:2018-05-20 23:41

  本文选题:细菌脱硫 + 通径分析 ; 参考:《科技导报》2015年15期


【摘要】:为探明金属硫化矿细菌脱硫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采用嗜酸细菌进行柱浸实验。实验方案采用均匀设计法,分析了溶液初始pH值、布液强度和矿石平均粒径3个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布液强度对矿石脱硫率的影响最大,矿石粒径次之,pH值最小。对脱硫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布液强度、pH值与脱硫率为正相关,矿石粒径与脱硫率为负相关,脱硫率预测最大值可达到19.66%。此外,电镜扫描显示,细菌脱硫作用使矿石表面由致密变为疏松,矿石表面的硫含量由43%左右降低至15%左右,表面脱硫率为65%,矿石的可燃性降低。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desulfurization of metallic sulphide ores, the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acidophilic bacteria. The effects of initial pH value of solution, distribution strength and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ore on desulphurization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by uniform design method. The results of desulphurization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liquid distribution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the ore, followed by the smallest pH value of the ore particle size.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sulphurization rate showed that the strength and pH value of clot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sulphurization rate, and the ore siz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sulphurization rate, and the predicted maximum value of desulfurization rate could reach 19.6666. In addition,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howed that bacterial desulphurization changed the ore surface from dense to loose, the sulfur content on the ore surface decreased from about 43% to about 15%, the surface desulfurization rate was 65%, and the flammability of the ore decreas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013,51104011)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孜军;汪发松;李光晓;;硫化矿石自燃阻化剂优选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2 田晓娟;唐凌天;彭立娥;李星洪;;石油脱硫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鉴定的研究[J];地学前缘;2008年06期

3 邬长福;高硫金属矿床内因火灾及其灭火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2期

4 吴法春;新桥硫铁矿矿石自燃的原因及防灭火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3期

5 吴大敏;新桥硫铁矿矿石自燃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1年10期

6 孙浩;阳富强;吴超;李孜军;卢宇鹏;;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09年12期

7 王立磊;王李管;李珞铭;;堆积硫化矿散热影响因素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8 罗飞侠;王洪江;吴爱祥;;金属硫化矿的微生物脱硫可行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4期

9 羊依金;李志章;邹长武;王恒;;脱硫细菌的培育及最佳生长条件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6年06期

10 张虹,张春生;黄铁矿自燃机理及其预防[J];铜业工程;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育彪;龚文琪;皮科武;胡纯;辛桢凯;;溶磷菌在高磷铁矿石除磷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武淑文;杨迎冬;黄兵;;净化SO_2气体的固定化微生物性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3 王洪江;吴爱祥;罗飞侠;张旭;陈嘉生;史良贵;;细菌脱硫抑制硫化矿自燃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李鹏飞;;老厂矿的硫化矿内因火灾及其防治[J];大众科技;2010年05期

5 田涛,张振文,吴学民;矿坑煤层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6 周志明;陈枝;;亚硫酸铵的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广东化工;2007年11期

7 余时芬;吴超;阳富强;贺兵红;;基于ANSYS软件的硫化矿石堆温度场数值模拟[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9期

8 蒋磊;余刚;杨慧群;赵丹;;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物脱硫中的运用[J];广州化工;2012年22期

9 王哲;;石油脱硫微生物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4期

10 姚维;杨爱江;郭贵香;黎丹丹;;硫氧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钼镍尾矿的脱硫作用实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华;陈万仁;;微生物法烟气脱硫技术及混合菌群法与液相催化法联合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构想[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祝怡斌;周连碧;潘斌;占幼鸿;;德兴铜矿不同类型废石酸形成潜势试验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饶运章;黄苏锦;肖广哲;;高硫金属矿井矿尘爆炸防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艾幼孙;;关于预防高温硫化矿床矿石氧化自燃的措施[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富强;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邱广亮;微生物法脱除工业烟气二氧化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苏家红;大范围隐患区资源开采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辉;硫化矿石自燃特性及井下火源探测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黄金星;含硫矿石自燃机理及其危险性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潘伟;硫化矿石堆自热过程的非线性及数值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王娟;烟气氢氧化钠循环吸收—微生物还原回收单质硫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杜传梅;煤中有机硫脱除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李俊旺;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基于热重分析法的硫铁矿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育彪;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微生物除磷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楠;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与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婷婷;氧化亚铁硫杆菌与氧化硫硫杆菌协同浸出黄铁矿及在铀浸出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5 邓艳星;硫化矿石结块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曼;燃煤烟气微生物循环脱硫工艺的优化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7 曹媛;钠碱烟气脱硫吸收液生物转化成单质硫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卉卉;低浓度SO_2磷矿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童小双;生物催化氧化烟气二氧化硫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张明斗;磁场流化床生物脱硫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辉;杜翠凤;;新型高聚物煤自燃阻化剂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2 冯雅丽,李浩然;黄铁矿烧渣微生物脱硫[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沈齐英;赵锁奇;;石油产品生物脱硫技术现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关晓辉,赵以恒,刘海宁,魏德洲,王文生;硫化物(矿石)的生物氧化机制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王永川 ,陈光明 ,李建新;微生物与过渡金属催化相结合的烟气脱硫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6 邬长福;高硫金属矿床内因火灾及其灭火措施[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2期

7 秦书玉,陈长华,李健;煤炭自燃早期预报的模糊聚类关联分析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邓军,徐精彩,陈晓坤;煤自燃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单亚飞;王继仁;邓存宝;洪林;王晓峰;;不同阻化剂对煤自燃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萍;解庆林;张春芳;;煤炭微生物脱硫的发展现状和方向[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虎;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翱宇;硫铁矿烧渣的微生物脱硫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德洪;微生物法脱除硫铁矿烧渣中硫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萘;;细菌脱硫[J];能源工程;1985年04期

2 郑士民;庄国强;吴志};;细菌脱硫(上)[J];环境保护;1990年10期

3 格朗杰 ,贺永和;用细菌沥滤法脱硫[J];选煤技术;1986年01期

4 郑士民;庄国强;吴志红;;细菌脱硫(下)[J];环境保护;1990年11期

5 华吉;;利用细菌脱除煤中硫化物[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89年04期



本文编号:1916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16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