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15:28

  本文选题:综采工作面 + 旋转风幕 ; 参考:《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摘要】:为了研究综采工作面旋转风幕隔尘机理及其隔尘效率,对旋转风幕隔尘下的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及其隔尘效率开展了模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工况下,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隔尘效率高于普通空气幕,且对呼吸性粉尘的隔尘优势更为明显;(2)出口风速对隔尘效果的影响较大,存在一个最佳的出口风速,在该风速下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均保持较高的隔尘效率;(3)当出口风速低于最佳风速时,旋转风幕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隔尘效率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出口风速高于最佳风速时,随着出口风速的增加全尘隔尘效率不断下降,且呼吸性粉尘隔尘效率提升不明显;(4)旋转风幕对于不同粒径的粉尘的隔尘效率存在差异,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加,旋转风幕的隔尘效率不断下降。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ust isolation mechanism and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rotary air curtain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the dus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nd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under rotary air curtain dust isolation were studied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tating air curtai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ir curtain, and the dust isolation advantage of the respiratory dust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ir curtain.) the influence of the outlet wind speed on the dust isolation effec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air curtain. There is an optimal outlet wind speed under which the rotating curtain maintains a higher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for both the whole dust and the breathing dust. When the outlet wind speed is lower than the optimal wind spe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ind speed,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tating wind curtai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ind speed, and when the outlet wind speed is higher than the optimal wind speed,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utlet wind speed. And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spiratory dust is not obvious. 4)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tating air curtain is different for the dust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and the dust iso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otating air curtai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ust particle size.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4040,51306047)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联合培养基金资助项目(13JJB009)
【分类号】:TD7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鹏飞;冯涛;刘荣华;;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2 王海桥,刘荣华;综采工作面隔尘空气幕模拟实验及应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2期

3 王海桥,施式亮,刘荣华,刘何清;综采工作面司机处粉尘隔离技术的研究及实践[J];煤炭学报;2000年02期

4 时训先;蒋仲安;周姝嫣;蔡卫;;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5 徐厚学;施国华;郑彦奎;;综采面采煤机割煤粉尘分布特性及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3年03期

6 刘荣华;李夕兵;施式亮;王鹏飞;丘汉锋;王维建;;综采工作面隔尘空气幕出口角度对隔尘效果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飞;冯涛;刘荣华;;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理论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2 王邦文,李谋谓,赵永忠,朱起健,王峰丽;钢板强适应横向冷却曲线[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王邦文,李谋渭,吴宗健,刘国勇,李生勇,崔乃忠,靳哲;流射沸腾冷却强化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文才;杨敏;;综采工作面割煤时煤尘污染状况的现场实测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郭胜均,李德文,张设计,吴百剑;气幕控尘技术理论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6期

6 郭胜均,张设计,吴百剑,李德文;气幕控尘模拟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7 郭胜均;张设计;吴百剑;李德文;;气幕发生器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6期

8 肖诗云;王晓庆;;洪水演进模型及冲击荷载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9期

9 冷浩,张西民,郭烈锦,马重芳;变压器油圆形冲击射流在较高Re数下恢复效应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S1期

10 王乐勤,焦磊,徐如良,李江云;脉冲射流作用下驻点压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胜均;吴百剑;张设计;李德文;;连采工作面气幕控尘技术的研究及实践[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刚;程卫民;于岩斌;;综放液压支架喷嘴雾化性能实验及其优化布置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3 刘荣华;王海桥;刘河清;施式亮;;综采工作面空气幕隔尘理论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艳红;沈艳霞;;淹没条件下前混合磨料射流的数值模拟[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凯;喷射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镍机理、工艺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李兆泽;磨料水射流抛光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石发恩;多场耦合下的汇聚型空气幕射流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彭枧明;射流式液动锤增设蓄能装置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燕;横流冲击射流涡旋结构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6 曾玉红;静止浅水环境中浮力射流稳定性与混合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海宁;矿用空气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焦磊;连续—脉冲射流理论研究及其在原油底泥处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9 索忠伟;油气井液动锤使用蓄能器增大冲击功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中华;负浮力射流特性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文;综掘工作面封闭式除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武强;纺丝机专用空气幕隔断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任卫英;水喷射泵在新型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及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曹盛强;铝合金厚板喷淋淬火的非均匀换热与冷却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沈艳霞;锥直喷嘴淹没磨料水射流的数值模拟[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叶晓奔;DPIV技术在高压水射流实验测试中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雷;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水力冲孔防突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杰;条缝射流隔尘机理及其在安全帽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贾进彪;综掘工作面高压气幕隔尘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伟;综掘工作面高效除尘技术及工艺研究与实践[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毅;蒋仲安;蔡卫;周凤增;郭达;刘宝东;;综采工作面粉尘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李恩良,王秉权;井巷紊流传质的数学模型及紊流弥散系数[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3 蒋仲安;通风除尘中气固两相流动相似理论研究[J];煤炭工程师;1993年04期

4 郭胜均,李德文,张设计,吴百剑;气幕控尘技术理论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6期

5 游葵,吴泽源;矿井粉尘的迁移及弥散系数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6 吴世跃,刘国利;综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尘浓度数值预报方法[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7 陈斌,郭烈锦,张西民,高晖,Panidis Th.,Papailiou D.D.;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8 刘何清,王海桥,刘荣华,施式亮;用气幕阻止粉尘向采煤司机工作区扩散的分析[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7年11期

9 曹新民;用均匀送风风幕替代局部排气的实践[J];通风除尘;1996年01期

10 宋马俊;国外煤矿粉尘控制措施的新进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韬;旋风分离器的气固两相特性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邓群林;细水雾喷嘴及网格的雾化特性分析与实体灭火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向升;综放工作面支架喷雾降尘装置的选择及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吴百剑;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爱晖;李永存;;非稳态旋转风幕流场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俞小林;;旋转风门在权台矿的研制和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6期

3 林爱晖;张弘;李永存;;非稳态旋转风幕控尘理论探讨[J];轻工科技;2012年03期

4 李永存;林爱晖;刘荣华;王海桥;;旋转风幕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5 王聪慧;张玉和;任谦;张广博;范晓宝;;筒体旋转风刀自动清扫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烟草科技;2014年07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燕飞;隆霄;温晓培;李丹华;;西北地区一次暴雨过程中辐散风和旋转风场特征及其能量变化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2 张翔;邓冰;;发展与不发展南海扰动的能量收支与转换特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本文编号:1964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964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