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千米深井超长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防灭火技术

发布时间:2018-06-13 11:08

  本文选题:煤炭自燃 + 过断层 ; 参考:《煤矿安全》2015年07期


【摘要】:针对口孜东矿111303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因推进速度慢、浮煤堆积多且空间大、动力灾害频繁引起的采空区遗煤自燃严重的问题。在减少工作面风量、降低工作面的抽采负压及强化防火监测监控的基础上,对采空区实行连续注氮,增加高温隐患点的灌浆次数,对工作面架间埋管注液体CO2,着重对易自燃区域定点注浆、注水、充填瑞米材料,各项技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通过对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高抽巷及工作面重点区域CO情况进行分析,得知遗煤自燃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各项监测指标也在合理范围内,有效保证了111303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安全回采。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erious problem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caused by frequent dynamic disasters due to the slow speed of advancing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floating coal and the large space during the crossing fault of 111303 working face in Kou Zidong Coal Mine.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the air volume of the working face, reduc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of the mining fa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of fire prevention, continuous nitrogen inje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goaf to increase the grouting frequency of the hidden spot of high temperature. The liquid CO _ 2 is injected into the interframe pipe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fixed point grouting, water injection and filling of rice material are emphasized in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rea, and the various technologies coopera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 situation in the upper corner of the working face, the high extraction roadway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key area of the working face, it is known that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the residual coal has been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monitoring indexes are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It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safety of mi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111303 face crossing fault.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煤矿;
【分类号】:TD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少锋;王德明;曹凯;王帅领;;综放工作面不同回采时期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4期

2 郭守泉;彭永伟;;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综述[J];煤矿开采;2008年04期

3 徐永亮;时国庆;王德明;李伟;刘国庆;;条带工作面煤自燃综合防灭火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10期

4 高法民;张茂增;董钦亮;刘志国;王庆超;;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防灭火综合技术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5期

5 闫宪磊;陈学华;闫宪洋;;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微震规律分析[J];煤炭学报;2011年S1期

6 刘云峰;张巨峰;谢亚东;赵之铭;冯青琦;党军;杨维泰;;高位钻孔采空区瓦斯抽采与洒浆防灭火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4期

7 白登河;王文柱;;易自燃煤层综采过断层防火技术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9年05期

8 金永飞;郭军;邱吉龙;罗保明;;综放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2期

9 张东升,张吉雄,徐金海;预掘巷过断层及其矸石井下处理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辉;李辉;;连续级配矸石压缩性能的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建国;田水承;董正坤;;“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2期

3 仇模伟;李希建;于宝宽;王冠;刘钰;;高位钻孔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4 王朋飞;惠庆波;周立林;月煜程;赵科成;朱丙龙;王志强;;浅埋深薄基岩大采高综采过断层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5 张清宣;别小飞;戚绪尧;谢锋承;董永利;;易燃综放工作面低速推进防火技术研究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6 卢保健;;蒙古国高挥发份气煤氧化分析[J];甘肃冶金;2015年01期

7 裴晓东;;高瓦斯易自燃矿井漏风规律测试分析与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3期

8 文虎;李成会;费金彪;王凯;李海涛;;高硫煤二次氧化自燃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3期

9 刘伟;陈恒;杨义;;浅谈矿井火灾及其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22期

10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基于采空区漏风量的遗煤温度预测模拟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德兵;陈法兵;;采动影响下断层活化规律及其诱发冲击地压的防治[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强;郭伟;;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矸石充填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3 马建;;矸石置换煤炭分析与应用[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荣;高应力软碎煤岩区废矸置换煤炭资源开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郭小云;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装置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查剑锋;矸石充填开采沉陷控制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冯锐敏;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高洋;煤矿开采引起的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唐一博;基于模型化合物的煤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张雷林;防治煤自燃的凝胶泡沫及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张春;综放采场煤炭自燃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耿晓伟;急倾斜高瓦斯综放开采采空区自然发火机理及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张德辉;煤矸石充填开采和覆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辉;巷采充填矸石压缩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刘化江;构造复杂条件下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高峰;煤矿区井下矸石回填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齐敏华;煤炭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杨宏敏;掘巷充填回收部分条带煤柱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解品洲;厚煤层边角煤开采灾害防治及安全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7 房江华;小红沟矿急倾斜特厚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君;冬瓜山铜矿围岩破坏震源机制与微震活动响应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祁连光;超长大采高俯斜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康明;小煤窑火区下采煤工作面防火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菜平;窦林名;吴兴荣;张士斌;牟宗龙;;煤矿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2 姜福兴;杨淑华;成云海;张兴民;毛仲玉;徐方军;;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3 黄侃;矿区环境保护与煤炭清洁开采[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5期

4 张丰海,倪耀林;常村矿2109_2综放面自然发火事故的预防和处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1期

5 贾学军,张满圈,苏现保,张永明;矿井防灭火注浆系统的改造[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6 仲晓星;杨秀科;王德明;冉启平;冯会杰;;应用三相泡沫新技术治理高瓦斯矿井煤炭的自燃[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7 王福生;郭立稳;张嘉勇;朱令起;;应用气体分析法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2期

8 王刚;程卫民;周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9 邓军;刘文永;王金平;翟小伟;张福勇;;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采空区浮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10 卢国斌;耿铭;;采空区煤自燃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奚志林;矿用防灭火有机固化泡沫配制及其产生装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宇;;浅谈7541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技术[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6期

2 宋延力,魏巍;回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处理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05年04期

3 吕伦宝;;综采面过断层开采技术研究与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5期

4 刘栋;;煤矿掘进迎头过断层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0年08期

5 刘志刚;张华清;;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与实践[J];煤矿开采;2010年05期

6 王银庆;;煤矿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1年15期

7 翁洪洲;;中厚煤层工作面过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1期

8 武海珠;;朱庄矿过断层陷落区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年12期

9 郑群;邵洪杰;李俊斌;;复杂开采条件下综采过断层生产管理技术[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3年01期

10 梁继忠;;火成岩下开采快速过断层技术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伟;;突出煤层过断层流程化掘进施工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志军;杨东伟;;复杂地质条件下快速过断层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家粹;王永龙;;复杂地质条件下提高综采产量和效益的途径[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敏波;章亚斌;;采煤工作面四种典型过断层的技术方法[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贾湛永;;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技术应用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6 朱文;周言安;孙兴平;程海燕;;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及实践[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7 赵联星;潘洪卫;姜化举;张作武;孙启生;;高档工作面过断层的探讨[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王振栋;;“三软”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调斜与过断层技术实践[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9 孙德宝;徐海峰;耿宏银;;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10 胡红伟;;长平公司大采高工作面过断层和陷落柱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周家坪 张建;铁山南煤矿成功攻克大倾角综采面过断层技术[N];经理日报;2009年

2 刘玉保;孙疃矿成功实现过大断层回采[N];经理日报;2009年

3 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回坡底煤矿 张林波;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控制技术[N];山西科技报;2012年

4 王东燕 付芝子;断层叠加,看他们如何闯关[N];经理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凯;化乐煤矿复杂地质条件软岩巷道过断层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3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13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