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矿地面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及其识别方法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urface hydraulic fracturing technology used in Gaohe Min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layers, according to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law of micro-fracture monitored by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fracturing operation are processed. Identify microseismic events during fracturing operat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 and the extension of fracture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ormation of length, height and fracture location produced by microseismic events during fracturing are measured.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68;51174157;51174158)
【分类号】:TE357.1;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超;唐春安;张省军;李根;;微震监测系统在矿山灾害救援中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杨天鸿;唐春安;谭志宏;朱万成;冯启言;;岩体破坏突水模型研究现状及突水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3 王晓泉,陈作,姚飞;水力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J];钻采工艺;1998年02期
4 杨秀夫,刘希圣,陈勉,陈志喜;国内外水力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钻采工艺;1998年04期
5 刘超;李树刚;王红胜;刘纪坤;;基于ESG微震监测系统的矿井动力灾害救援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阳明;胡永全;赵金洲;范兆廷;;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控缝高对策技术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陶涛;林鑫;方绪祥;曹成;张天林;;煤层气井压裂伤害机理及低伤害压裂液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韩金轩;杨兆中;李小刚;路艳军;;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李勇明,郭建春,赵金洲;油藏整体压裂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4年05期
5 曾志龙;孔令海;姜福兴;王进强;;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大水量矿区厚煤层围岩破裂特征[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2期
6 白越;王经明;;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德聪;陈力;林英松;丁雁生;;低渗透油田层内爆炸增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9期
8 刘小纲;刘勇;;压裂液增稠剂的合成条件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9期
9 孟林;刘涛;;文家坡矿风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1期
10 张荣利;;某矿区采动断层的突水与控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树;沁南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效应及气井产能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玉广;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三维应力场及全缝长整体压裂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孙建;倾斜煤层底板破坏特征及突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杨红伟;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与孔隙水耦合作用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振宇;有限元法在油藏渗流中的理论和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10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李胜,陈学华;GIS技术在瓦斯动力灾害预测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1期
2 李银平,曾静,陈龙珠,王元汉;含预制裂隙大理岩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3 郭德勇,韩德馨,王新义;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陈洪凯,祝江林,张永兴,祝小寅;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断裂构造分布的分形特性及其意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5 段东;唐春安;李连崇;冯小静;;煤和瓦斯突出过程中地应力作用机理[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6 赵兴东;李元辉;刘建坡;田军;;红透山矿深部开采岩爆潜在区微震活动性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7 赵兴东;杨素俊;徐世达;刘建坡;;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巴西盘试样破裂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8 康玉梅;刘建坡;李海滨;魏晨慧;;一类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声发射源组合定位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9 唐春安,,费鸿禄,徐小荷;系统科学在岩石破裂失稳研究中的应用(一)[J];东北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10 许亮华;郭永刚;张进;;数字强震监测系统中触发、记录方法[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国辉;煤层应力状态及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3 张玉贵;构造煤演化与力化学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4 梁正召;三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及其数值试验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谭峰屹;钙质砂声发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6 邹银辉;煤岩体声发射传播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陆菜平;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高峰;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李晓伟;复杂地质条件下石门及井筒揭煤突出危险性快速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李志华;采动影响下断层滑移诱发煤岩冲击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岱清;;塔河油田裂缝监测技术首次运用成功[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3年04期
2 张玎;张景和;;微震裂缝监测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01期
3 王树军;张坚平;陈钢;黄建芳;;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J];吐哈油气;2010年03期
4 李菊红;;裂缝监测技术在低渗油藏樊142块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04期
5 景文杰;姚晓翔;刘向伟;张红岗;张宁利;李晓明;张伟;;裂缝监测技术在吴420油藏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4年06期
6 王树军;刘建伟;高浩宏;张斌;;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在火山岩压裂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1年01期
7 孙伟峰;;宝浪油田裂缝监测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0期
8 邵茂华;曹鼎洪;邹春雷;;裂缝监测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3期
9 贾利春;陈勉;金衍;;国外页岩气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进展[J];天然气与石油;2012年01期
10 李新勇;;裂缝监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健;;裂缝监测技术在煤层气井压裂中的应用初探[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旭;基于机敏网的桥梁裂缝监测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邱敏锋;基于机敏网的裂缝信号判断与处理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2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2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