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纤维板砂光粉尘的燃爆特性

发布时间:2018-08-23 10:24
【摘要】:以某纤维板生产线的速生杨、马尾松、南方硬杂木的混合砂光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粉尘粒径及其分布、可挥发分及形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20 L爆炸球对砂光粉尘进行燃爆实验,探索砂光粉尘的浓度对粉尘燃爆特征的影响,并对爆炸前、后粉尘的热稳定性和特征官能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砂光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到1 000 g/m3,最大爆炸压力达到最大值0.761 MPa;此后,粉尘浓度的增加反而使砂光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减小;当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到1 250 g/m3时,爆炸指数达到最大值17.62 MPa·m/s,且爆炸危险分级为St1(弱爆炸)。实验还采用最小点火能测试系统、热板炉和GodbertGreenwald炉研究了砂光粉尘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粉尘最小点火能为30~100 m J,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为300℃,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为420℃。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and its distribution, volatile matter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burning and explosion experiments of sanded dust were carried out with 20 L explosion ball. The influence of sanded dust concentration on the burning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ed dust was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reaches 0.761 MPa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anded dust increases to 1 000 g/m3, and then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ust concentration, and the explosion index reaches 1 250 g/m3 wh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anded dust increases to 1 250 g/m3. The maximum value is 17.62 MPa.m/s and the explosion danger is classified as St1 (weak explosion).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dust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test system, hot plate furnace and Godbert Greenwald furn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of sandy dust is 30-100 m J, the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ust layer is 300 C, and the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dust cloud is 420 C.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600703
【分类号】:X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光,董洪光,S.Radandt,赫冀成;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增亮,张景林,蔡康旭;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因素及计算误差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任纯力;李新光;王福利;S.Radandt;王建;;敏感条件对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规律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8期

4 李新光,董洪光,S.Radandt,赫冀成;在三种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上对粉尘分散质量的测量[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5 任纯力;李新光;王福利;S.RADANDT;;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数学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6 黄丽媛;曹卫国;徐森;张建新;秋珊珊;潘峰;;石松子粉最小点火能试验研究[J];爆破器材;2012年05期

7 连庆华;最小点火能与熄灭距离在油库防火中的应用[J];消防科技;1989年03期

8 李刚;钟英鹏;苑春苗;陈宝智;;基于着火敏感性的镁粉防爆方法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9 于忠林;;最大不传爆间隙与熄灭距离的区别[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0年02期

10 黄勇;王凯全;邵辉;乐林;;可燃气体燃爆特性综合试验装置构建与甲烷试验[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付羽;陈宝智;;可燃粉尘最小点火能测试方法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恩彪;隋金君;王自亮;李智;;电荷法测量粉尘浓度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隋金君;;我国煤炭行业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隋金君;;我国煤炭行业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龙贵;粉尘超标的金矿就该停产整顿[N];中国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纯力;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雅薇;几种非金属粉尘的最小点火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 王霞飞;镁铝合金粉最低着火温度及最小点火能的非线性预测[D];中北大学;2016年

3 鲁林;火花放电能量的实验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陈斌;硫化矿粉尘云最小点火能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5 赵琳;可燃气体(或蒸气)最小点火能与物质结构的构效关系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伟晔;火花放电能量的测量控制与数据处理[D];东北大学;2012年

7 陈成;铝粉及TNT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和爆炸下限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8 陈金健;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及抑制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9 任瑞娥;可燃粉尘最低着火温度的测试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10 屈姣;甲烷和煤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9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