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阳煤矿开采下保护层保护效果考察
[Abstract]:The displacement of roof and bottom plate of protected layer was measured by BC- I type coal seam roof and floor deformation meter, and the gas pressure of protected layer before and after protection was measured by passive pressure measuring 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drilling hole in the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towards the protected layer, and the method of passive pressure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gas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tective layer was protected. The original gas content and residual gas content of protected coal seam were determined by DGC directly measuring coal seam gas content, and the mining of M11 coal seam under protection layer of Yuyang coal mine was determined. The angle of pressure relief is 95 掳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tected layer and 90 掳in the inclined directi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is effective in the protected area.
【作者单位】: 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
【分类号】:TD713.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路军;王岩;孙斌建;张兴华;;红菱煤矿开采保护层后煤岩体采动裂隙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2 魏刚;;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裂隙演化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胡明;张玉明;雷洪波;姚峰;;松软低透煤层群开采保护层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1期
4 龚选平;;石门揭穿极软煤层超前板棚支护工艺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1期
5 郭峰;;平顶山矿区瓦斯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1期
6 刘W禣z;刘言;文世元;;开采残余煤柱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2期
7 师尚红;殷文韬;董继业;傅贵;;“四位一体”措施不到位导致突出的动作原因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8 杨家忠;;近距离煤层群首采保护层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吕贵春;;关于瓦斯隧道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10 刘志伟;;关于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若干问题的分析及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胡国忠;急倾斜多煤层俯伪斜上保护层开采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魏刚;红菱煤矿上保护层开采防突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付江伟;井下水力压裂煤层应力场与瓦斯流场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6 张嘉勇;高压小射流掏槽防突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陈鹏;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危险性的直流电法响应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8 严如令;上保护层开采岩体破裂特征与瓦斯渗流规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袁志刚;煤岩体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及对瓦斯运移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杨涛;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温度变化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尚权,王恩元,何学秋,王立兵;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方法[J];矿山机械;2001年05期
2 冯涛,王宏图,魏福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1年03期
3 董明松;蛇形山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3期
4 朱连山;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浅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2期
5 肖福坤,周立光,董建军;煤与瓦斯突出的突变学分析[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红军,尚水平,李鸿宽,张国锋;施工工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分析[J];中州煤炭;2002年06期
7 张许良,彭苏萍,张子戌,袁崇孚;煤与瓦斯突出敏感地质指标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8 蔡成功,张建国;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的分析探讨[J];煤矿安全;2003年12期
9 浦峰;大湾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与地质因素的关系[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S1期
10 张纯明,黄华;对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几点思考[J];矿业快报;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鑫;许江;陶云奇;陆漆;;煤粉粒径配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孙树庭;刘春平;;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无接触预测[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二)·地质专业[C];2010年
3 石显新;;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连续预测技术及系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汪宗华;尹怀德;金春和;;英岗岭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相关因素浅析[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5 郑哲敏;;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6 蒋承林;;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李守国;王魁军;高坤;张卫亮;;关于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值模拟[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汉东;;煤与瓦斯突出的化学本质:从原理和证据到现场预报途径[A];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质分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鹏;崔锋;郭锋;;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10 温英明;雷文杰;;安阳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庆 罗雄鹰;纳雍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褚建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创新成果[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石宇昊;严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贵州政协报;2007年
4 李彩琴;国有煤矿严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李毅邋记者 张煜 曹琨;抓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N];六盘水日报;2008年
6 记者 江_";开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培训[N];六盘水日报;2008年
7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煤与瓦斯突出实时诊断系统研发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威;如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谢绍东;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根本[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 蔡岩红;半个月6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同;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的材料及系统相似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单智勇;煤巷掘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陆卫东;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的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高雷阜;煤与瓦斯突出的混沌动力系统演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8 赵志刚;煤与瓦斯突出的耦合灾变机制及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邓明;煤与瓦斯突出早期辨识与实时预警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恒;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新瑞;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概率相结合判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振强;铁路瓦斯隧道分类及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程明俊;煤渗透性能及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王栓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实时跟踪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俊亮;声发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运峰;基于系统控制的义安矿业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马曙;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及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朱会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波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吴鑫;不同煤粉粒径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许鸿杰;煤与瓦斯突出及持续发生的多尺度理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0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