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相对湿度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ir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 self-made air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and a temperature programmed test rig were used to pass through the air with different humidity, and the coal samples of Yanshitai mine were programmed to heat up.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gas produc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measured, and the variation of CO and CO2 production rates, exothermic intensity and the limit parameter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heat release intensity and CO production rate of coal a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ir relative humid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With the reaction of 85% or 32% humidit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exothermic intensity and CO production rate were inhibited. The CO 2 production rate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relative humidity. The minimum floating coal thickness and the lower oxygen concentration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relative humidity, and the upper limit air leakage intensity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air can promote the early stage of coal 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re easier to be satisfied, and the danger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increased.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51134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204136)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欣;邓军;;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1期
2 姜德义;李林;Beamish B Basil;;湿度对煤自燃倾向性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3 梁晓瑜,王德明;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刘文永;金永飞;邓军;赵瑞元;;水分对孟巴矿煤特征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4期
5 李超;冯涛;王春波;;煤中水分对其燃烧特性影响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年10期
6 雷丹;王德明;仲晓星;李金帅;焦新明;;水分对煤低温氧化耗氧量影响的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07期
7 邓军;刘文永;翟小伟;文虎;;水分对孟巴矿煤氧化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11期
8 王继仁;孙艳秋;邓存宝;邓汉忠;昌孝存;;煤自燃生成水的反应机理研究[J];煤炭转化;2008年01期
9 陈欢;杨永亮;;煤自燃预测技术研究现状[J];煤矿安全;2013年09期
10 邓军;李贝;李珍宝;张莹;关欣杰;;预报煤自燃的气体指标优选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兆柱;;火力发电厂贮煤系统的设计优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姬建虎;谢强燕;王长元;;煤自燃内在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3期
3 谢强燕;;煤吸氧量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4 邓军,马砺,张辛亥;圆柱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误差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陆伟;王德明;戴广龙;刘桂智;;参比氧化法研究煤低温氧化特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文永;金永飞;邓军;赵瑞元;;水分对孟巴矿煤特征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4期
7 李超;冯涛;王春波;;煤中水分对其燃烧特性影响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年10期
8 周永刚;李培;倪世安;钱海平;赵虹;;氧体积分数对煤炭自燃诱导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9 刘文永;滕福义;王东;刘少泽;;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与划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10 郑学召;鲁军辉;肖沅;赵彦辉;李青蔚;;高水分含量对煤自然发火特性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文;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雪峰;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梁运涛;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双层遗煤均压通风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郭小云;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装置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郝朝瑜;煤的芳香性及氢键对钙基阻化剂抑制煤自燃作用的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崇山;煤巷自燃非线性流固热耦合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8 邓存宝;煤的自燃机理及自燃危险性指数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9 杨志远;超细煤粉体的光催化氧化反应性及动力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10 单亚飞;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氧化自燃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艳敏;煤氧化的反应机理函数和热效应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晨;基于热重分析法的硫铁矿自燃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周沛然;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4 林承宁;佳新煤矿1504工作面火区启封技术及发火规律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陆冬冬;煤矿井下封闭火区状况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甲春;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及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博;李嘴孜矿急倾斜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阳;高地温矿井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文永;孟巴矿高湿环境对煤自燃特性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长安;松散煤体温度变化规律的热红外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正阳;吴小芳;朱予东;王星久;王天龙;;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焦CO_2气化的动力学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2 陆泓羽;王春波;雷鸣;邢晓娜;;煤粉微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年12期
3 王金星;李超;刘慧敏;黄江城;王春波;;烟煤/生物质混燃特性实验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4 李庆钊;赵长遂;武卫芳;李英杰;段伦博;;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5 阎维平;董静兰;马凯;;富氧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方式选择与水分平衡计算[J];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6 邓军,徐精彩,王洪权;圆柱形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刘高文,徐精彩,李莉;姚桥矿煤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和数值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徐精彩,余锋,李树刚,张得矿;石嘴山二矿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梁晓瑜,王德明;水分对煤炭自燃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戴广龙;;煤低温氧化与吸氧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令起;矿井火灾预测预警及密闭启封安全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楠;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与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于涛;水分对煤炭自燃影响的试验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3 杨宏民;煤矿火灾预测预报气味识别技术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精彩,文虎,葛岭梅,张辛亥,邓军;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测定和计算[J];煤炭学报;2000年04期
2 徐精彩,张辛亥,文虎,邓军;煤氧复合过程及放热强度测算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М.Г.列兹尼克,И.Л.日斯琳娜,Б.А.斯别克托尔,刘懋赏;煤炭氧化时放热强度的研究[J];河南煤炭;1984年02期
4 吴晓光,李树刚,徐精彩;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J];煤矿安全;2005年07期
5 徐精彩,张辛亥,文虎,邓军;程序升温实验中用键能变化量估算煤的氧化放热强度[J];火灾科学;1999年04期
6 费金彪;王伟峰;程方明;;白水煤矿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J];安全;2011年09期
7 徐精彩,薛韩玲,文虎,李莉;煤氧复合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徐精彩,余锋,李树刚,张得矿;石嘴山二矿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刘伟;秦跃平;杨小彬;张国玉;;挥发分对煤自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5期
10 毛占利;陈晓坤;朱毅;;谢桥矿煤样不同粒度下的升温实验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琪;东荣三矿易燃煤层自燃发火实验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5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0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