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层采场力学行为演化特征及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3 08:48
【摘要】: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源,开采保护层是高瓦斯突出煤层群区域瓦斯治理最有效的技术,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采场力学行为演化特征及其对瓦斯三维流动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薄上保护层采高小、通风排放瓦斯能力差、卸压范围小,区域瓦斯治理盲目性大。该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三向应力对瓦斯三维流动及突出危险性的影响机制为基础,以薄上保护层为研究对象,以采场三向应力场时空演化规律为主线,建立了采场空间分布模型,构建了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模式,破解了近距离煤层群卸压瓦斯治理难和远距离煤层群卸压难等技术难题。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统计分析了原岩应力分布特征,指出最大和最小应力倾向于沿水平方向,中间应力倾向于沿纵向,且最大应力为最小应力2倍以上;发现了最大应力方向是控制煤层巷道掘进突出危险性的关键因素,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念推至新的高度。研究发现:在同一应力场下,,当巷道沿垂直于最大应力方向掘进时,掘进头前方产生显著的应力集中,突出危险性较大;而当巷道沿最大应力方向掘进时,掘进头前方无应力集中,突出危险性较小。同时发现,煤层强度差异是导致局部应力集中的关键因素,当巷道从一种强度的煤体掘向另一种强度的煤体时,不论巷道沿何种方向掘进,突出危险性都较大。 通过分析采场围岩破坏特征,建立了适用于峰前阶段的“应力-裂隙-渗透率”本构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验证的方法,研究了采场三向应力分布及其对瓦斯三维流动的控制作用,同时研究得出了超前支撑压力、卸压角、“O”形圈等随煤层开采的时空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覆围岩“三带五区”划分和采场“四层空间”分布模型,最终首次从力学角度进行远近距离煤层群划分。 现场测试了近距离煤层群薄上保护层采场瓦斯流动富集规律,验证了采场划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针对其特点发明了采动区强扰动瓦斯抽采钻孔护孔技术和“三位立体”分源瓦斯治理技术,提高了钻孔抗采动破坏能力,实现了区域瓦斯分源协同抽采,防治瓦斯超限。 开创了基于最大应力方向的区域防突设计新方法,并得到现场试验的验证。根据最大应力方向对煤巷突出危险性的控制机理,通过将突出煤巷沿平行于最大应力方向布置,避免掘进头应力集中,降低突出危险性,该技术为除开采保护层和区域瓦斯预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区域瓦斯治理技术。 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EI收录5篇,ISTP收录1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体内容获得陕西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研究结果为高瓦斯煤层群保护层开采区域瓦斯治理奠定了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对今后矿井瓦斯治理和防突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强;刘伟韬;;覆岩采动裂隙带发育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2 杨林德;;初始地应力与围岩时间效应性态参数粘弹性反演计算的边界单元法[J];地下空间;1990年02期

3 李树森,聂德新,任光明;岩芯饼裂机制及其对工程地质特性影响的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4 李渝生,王士天;中国西南地区挽近期地壳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历史及成因机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5 黄润秋,王贤能,唐胜传,王士天;深埋长隧道工程开挖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6 钟继茂;程万正;;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J];地震学报;2006年04期

7 梁运培;邻近层卸压瓦斯越流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1期

8 张志刚;王晋海;刘建兵;;采空区上覆岩层瓦斯富集区域的形成与识别[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2期

9 夏红春;程远平;柳继平;;利用覆岩移动特性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广德;石豫川;葛华;寇佳伟;单治钢;周春宏;;岩爆与围岩分类[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惠功领;煤矿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瓦斯灾害协同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翟成;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景锋;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高峰;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守增;煤矿开采中的地应力特点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2 景锋;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曲庆峰;黑龙江省超薄煤层可采性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8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288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