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大倾角易燃厚煤层自燃预控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10 15:03
【摘要】:针对大倾角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范围大、漏风严重、火源点隐蔽性强等特点,根据某矿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首先通过对煤层煤样进行氧化升温试验,确定了煤炭自燃预测指标气体,结合对大倾角易燃厚煤层自燃规律的分析,最终确定了自燃预测预报、工作面超前惰化煤体、采空区惰化和火区快速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煤炭自燃预控技术,有效保障了大倾角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rea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danger area, serious air leakage and strong concealment of fire source, etc.,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face in thick coal seam with high inclination, the coal mining face is easy to burn in thick coal seam.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oxidation and heating test of coal samples in coal seam, the prediction index ga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determine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law of large inclined and thick coal seam, the predi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the advance inerting coal body in working face are finally determined.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control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 the inerting of goaf and the rapid treatment of the fire area,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mining of the coal face in the thick coal seam with large dip angle.
【作者单位】: 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刚;程卫民;周刚;;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2 王刚;程卫民;周刚;张睿;;煤巷近距离高温点位置的红外探测技术[J];煤矿安全;2009年09期

3 周发堂;刘安国;;特厚易燃煤层复采综放面防灭火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国庆;防灭火三相泡沫在采空区中的流动特性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申;陈军权;张典;;基于神经网络的采空区自燃预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5期

2 程卫民;孙路路;张孝强;;基于氧气浓度分布规律的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特征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3 邢真强;何启林;彭伟;;正行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4 王少锋;王德明;曹凯;王帅领;;综放工作面不同回采时期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4期

5 丁杰;秦公伟;郑利英;曹小勇;;气相色谱法测定丝瓜种子萌发时内源乙烯释放速率[J];光谱实验室;2013年06期

6 黄森林;;覆岩垮落带高度对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效果影响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6期

7 王文才;芦阳;郭山岭;姜宇鸿;王淇;;综放工作面撤架期间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燃措施探索[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邹银先;;福胜煤矿高位钻孔抽采瓦斯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9 刘文永;滕福义;王东;刘少泽;;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观测与划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10 邓军;夏海斌;郑忠亚;许延辉;翟小伟;;高瓦斯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永亮;防治煤自燃的悬砂胶体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常绪华;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燃烧(爆炸)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曹凯;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规律及高效防治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谷红伟;储煤场温度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5 唐一博;基于模型化合物的煤表面活性基团低温氧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张雷林;防治煤自燃的凝胶泡沫及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潘卫东;基于TDLAS的痕量乙烯气体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新宇;易自燃煤层综采面超大采空区CO运移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昭;风水沟煤矿特厚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张龙;五沟矿俯采综采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4 汤笑飞;安家岭露天矿小窑火区快速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刘美;安家岭露天煤矿高温明火采空区防灭火及爆破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高;我国煤矿防灭火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1期

2 秦波涛;王德明;陈建华;;防灭火三相泡沫流体特性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单亚飞;王继仁;邓存宝;洪林;王晓峰;;不同阻化剂对煤自燃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鲜学福,王宏图,姜德义,刘保县;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5 李兆敏;孙茂盛;仵元兵;;泡沫压裂液在裂缝内的层流流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赵玉岐,李改云;惰性泡沫防灭火[J];河北煤炭;1997年01期

7 褚家瑛,江体乾;泡沫流体流变特性研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余熠;;综采面采空区遗煤氧化“三带”宽度的测定[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李和全,廖广志,吴肇亮,李明远,牛金刚;泡沫复合体系的泡沫功能模型及其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廖沙;蒋峻峰;洪若瑜;李洪钟;丁剑敏;;突扩管中磁性流体二维流动的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西华;双高矿井采场自燃与爆炸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2 李宾飞;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及其适应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林日亿;蒸汽—氮气泡沫体系流动规律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5 赵金省;聚驱后等流度泡沫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立影;多孔介质中非牛顿液体流动界面稳定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2年

2 李立众;泡沫复合驱驱油机理及影响驱油效果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3 牛会永;防灭火胶体的管道流动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国珍;露天采空区排尾的渗流场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4年

5 朱礼平;液氮泡沫水泥固井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华;赵安文;;煤层自燃的特点及危害[J];华北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2 田涛,张振文,吴学民;矿坑煤层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3 霍彦光,张志;新疆拜城地区煤田煤层自燃的陆地卫星遥感探测方法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4年01期

4 任书堂,崔金良,何毓俊,邬剑明;煤层自燃火源位置精探技术在煤矿的运用[J];中国煤炭;2004年06期

5 叶海松;一起巷帮钻场煤层自燃事故的分析及防治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丁志平,张春宏,刘景阔;乌海市煤田煤层自燃及治理情况调研[J];资源·产业;2005年05期

7 于炳华;丁志平;;何时缚住火龙——乌海市境内煤田煤层自燃情 况的调研报告[J];西部资源;2005年03期

8 李新安;;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自燃磁异常特征[J];西北煤炭;2005年02期

9 张永福,秦玉金,魏靖;综放工作面拆架期间煤层自燃的综合治理[J];煤矿安全;2005年02期

10 王正华;;阜康矿区煤层自燃规律及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樊新杰;曹代勇;时孝磊;吴查查;;乌达矿区煤层自燃综合成因分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温丙初;韩成彬;王忠民;;煤层自燃防治技术[A];全国煤炭地质钻探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克龙;王晓鹏;谢志清;毛耀保;林燕;张光超;万余庆;;中国北方煤火探测、灭火与监测新技术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4 田瑞云;;乌达煤田浅部煤层自燃灾害及治理[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5 党福星;李志忠;方洪宾;段鹏;于长春;;地下煤层自燃遥感探测关键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徐精彩;王国旗;张辛亥;;煤层火灾胶体防灭火理论及新技术[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静;山西省首次开展大规模煤层自燃地质勘查[N];中煤地质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原建猛;山西破解煤层自燃之困[N];发展导报;2014年

3 记者 薄云山 王建伟 邢云鹏 通讯员 王红杰;山西煤层自燃防治理论研究不再空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4 记者 曹秀娟;煤层自燃勘查与治理项目填补空白[N];山西日报;2014年

5 实习生 王丽萍 本报记者 沈英甲;解析煤层自燃[N];科技日报;2001年

6 张隽波;宁武:300处煤层自燃点待治理[N];山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邢云鹏;山西完成煤层自燃遥感调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记者 李仑 通讯员 牛祥;山西煤层自燃顽疾“有治”了[N];中国煤炭报;2014年

9 姚健;山西局一项目通过省级验收[N];中煤地质报;2014年

10 记者 王建伟 邢云鹏 通讯员 王红杰;山西煤层自燃火区达167个[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小虎;煤田自燃灾害遥感信息与区域地质综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芹;防治煤层自燃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超;聚氨酯膜预防综放巷道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燕;基于多光谱遥感的煤层自燃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昂;煤层火源探测氡异常值分析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航龙;小龙潭矿区煤层自燃防灭火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贾松磊;白皎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振兴;基于混沌理论的煤层自燃隐患点的探测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马双;基于AHP的大同矿区煤层自燃地质灾害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宋大勇;基于红外成像探测的煤层隐蔽火源反演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黄雷;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延安组烧变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0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70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