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特征及抽采效果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long term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and extraction effect of CBM well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data of CBM wells developed earlier in Sihe bloc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ing pressure and water production of CBM wells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by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 methods. The long-term variation of gas production with extraction time wa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very curve of coalbed gas wel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small structures, and the casing pressure of most gas wells reaches its peak valu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decreases gradu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The water produc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the stage of drainage. The peak value of gas production usually appears in 4 ~ 6 years after the discharge of production, and the peak value of gas production in a few wells appears in 1 ~ 2 years after the discharge of production. The effect of coal bed methane extraction on the ground is remarkable, the input of coal mine is reduced, the driving speed is improved, and the accident of gas exceeding limit is reduced. Because the coalbed gas we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production period, great difference of gas production effec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surface pre-drainage in the area with high gas content 10 ~ 15 years ahead of schedule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and the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ess.
【作者单位】: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易安蓝焰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7001-008)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MQ2016-01)
【分类号】:TD7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柏泉;李庆钊;原德胜;李继昌;陈跟马;王可;;彬长矿区低煤阶煤层气井的排采特征与井型优化[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2 李国富;李贵红;刘刚;;晋城矿区典型区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09期
3 王睿;董范;孟召平;帅哲;;樊庄区块构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4 刘升贵;袁文峰;张新亮;陈含;;潘庄区块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及采收率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5 邵先杰;王彩凤;汤达祯;孙玉波;胥昊;;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6 罗振兴;李铁军;郭大立;许雷;;煤层气排采曲线类型划分及排采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李国彪;李国富;;煤层气井单层与合层排采异同点及主控因素[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8 李国富;侯泉林;;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过程与差异性[J];煤炭学报;2012年05期
9 张培河;刘钰辉;王正喜;刘娜娜;;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地质因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5期
10 许浩;汤达祯;唐书恒;张文忠;张松航;陶树;王烽;;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侏罗系煤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旭;郝世俊;陈姣妮;;小庄井田煤层气钻井液与完井液应用研究[J];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2 王小勇;;疏放水技术在煤仓施工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3 朱庆忠;汤达祯;左银卿;陶树;张利文;耿昀光;;樊庄区块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7期
4 陈召英;王保玉;郝海金;郝春生;;寺河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特征及抽采效果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7期
5 王海青;孙建孟;刘建军;赵黎明;卢学军;;井间声波背景值识别煤层游离气应用效果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3期
6 王小勇;丁湘;;深部延安组煤层顶板水探查疏放与回采对比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7年06期
7 康永尚;姜杉钰;李生杰;王金;叶建平;张守仁;张兵;秦绍锋;吴见;;沁水盆地柿庄区块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诊断方法[J];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8 李继宏;时孜伟;赵超;徐智;刘广林;;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7年03期
9 凡东;;ZMK5530TZJ60型车载钻机的研制[J];煤矿安全;2017年05期
10 孙四清;;煤矿区煤层气抽采效果检测指标及评价[J];煤矿安全;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召平;张纪星;刘贺;刘珊珊;周晓得;;考虑应力敏感性的煤层气井产能模型及应用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2 李国富;李波;焦海滨;刘星;;晋城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模式[J];中国煤层气;2014年01期
3 徐兵祥;李相方;任维娜;杜希瑶;温声明;陈东;;基于均衡降压理念的煤层气井网井距优化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张傲翔;张晓玉;姚征;周济;王孝亮;王安民;;韩城示范区煤层气井产能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3年11期
5 徐兵祥;李相方;杜希瑶;邵长金;羊新州;陈东;;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袁亮;秦勇;程远平;孟建兵;申建;;我国煤层气矿井中—长期抽采规模情景预测[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7 刘升贵;袁文峰;张新亮;陈含;;潘庄区块煤层气井产气曲线特征及采收率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8 刘世奇;桑树勋;李梦溪;刘会虎;黄华州;张杰芳;徐宏杰;;樊庄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机理[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9 邵先杰;王彩凤;汤达祯;孙玉波;胥昊;;煤层气井产能模式及控制因素——以韩城地区为例[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10 刘世奇;桑树勋;李梦溪;刘会虎;王立龙;;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网排采压降漏斗的控制因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锦;姚甘宁;王丙勇;潘俊;杨晓军;;阜新地区煤层气井作业分析[J];中国煤层气;2010年02期
2 汪万红;郑玉柱;;陕西省吴堡矿区煤层气井产层组合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05期
3 谢学恒;樊明珠;王前阔;杨焦生;雷波;;煤层气井排采强度对产气量敏感性的数值模拟[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年05期
4 常兴浩,宋凯;煤层气井取心技术及取心方式选择[J];钻采工艺;1997年01期
5 娄剑青;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因素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4年04期
6 张继东,盛江庆,刘文旗,任源锋;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影响因素[J];天然气工业;2004年12期
7 田永东;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的拟合和产量预测[J];中国煤层气;2004年02期
8 张永红,李玉魁,葛东;煤层气井机械捞砂技术[J];中国煤层气;2005年01期
9 邓红琳;;煤层气井取心工具的改进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5期
10 康永尚;赵群;王红岩;刘洪林;杨慎;;煤层气井开发效率及排采制度的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光杰;;低渗极难抽煤层煤层气井上下联合抽采关键技术研发与实践[A];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石惠宁;王胜利;梅永贵;周帅;杨波;;樊庄煤层气井专用电潜泵排采系统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清;赤凤启;;煤层气井施工技术浅析[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4 雷华友;傅在林;;煤层气井空气动力造穴应用实践[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兴隆;刘明宇;宋一男;;煤层气井固井工艺新技术[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玉民;汤达祯;许浩;陶树;张彪;赵兴龙;;樊庄区块及其周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唐书恒;朱卫平;李忠城;吕建伟;陈江;郭东鑫;;柳林区块煤层气井产出水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向志;齐智虎;陈萍;;定向工艺钻进在煤层气井处理事故中的应用[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任源峰;罗毅;;煤层气井液面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韩路;田洪现;;煤层气井无线监测网络技术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袁华;河南煤田局十年成煤层气井4000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康宁 记者 徐勤勇;古叙矿区大村煤层气井出气[N];泸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振杰 通讯员 王伟灿;河南钻井队在晋钻出300口煤层气井[N];河南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邹丽娜;4个月压裂99口煤层气井[N];大庆日报;2012年
5 王伟灿 曹伟海;打出日产2.8万立方米煤层气井[N];中国矿业报;2014年
6 韩学忠;中原油田获40口煤层气井压裂作业权[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王伟灿;河南省第一口煤层气井顺利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董少华;新疆第一口煤层气井诞生[N];阿克苏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张凤英 苏丹丹;渤钻井下与瑞弗莱克合作煤层气井压裂[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吴敏;河南首个煤层气井点火投产[N];经理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拿云;煤层气井冰晶暂堵压裂可行性实验与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张双斌;基于“三场”耦合的煤层气井排采控制理论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石瑞祥;煤层气井压裂裂缝演化混沌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4 田永东;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参数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芬娜;煤层气井产气通道破坏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6 马飞英;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7 刘新福;煤层气井有杆排采井筒煤粉运移规律和防煤粉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令双;基于时序分析的煤层气井参数预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曹红艳;煤层气井动液面回声自动测量仪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翁红波;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评价与消突时间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杰;渗透性对不同煤层气井产气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志军;樊庄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差异主控地质因素[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许伟;煤层气井产出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周琦忠;沁南樊庄区块煤层气井产气压力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徐鸿涛;煤层气井压裂后煤粉的运移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孙旭光;煤层气井有杆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10 郭大浩;煤层气井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6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38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