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ZigBee和信息融合的煤矿监测系统

发布时间:2019-02-12 12:19
【摘要】:针对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监测盲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ARM处理器STM32F103C8、射频芯片CC2530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为核心的监测系统。在巷道、开采区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瓦斯、CO、温度、风速等信息,在传感器节点和路由节点分别通过ARM处理器对采集数据进行平均值和自适应加权算法的信息融合,将处理过的数据通过Zig Bee无线发送,协调器通过ENC28J60接入网络,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局域网和远程主机的监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lind spot in the existing coal m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a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 processor STM32F103C8, RF chip CC2530 and ENC28J60 Ethernet controller is designed. In the roadway, the mining area collects gas, CO,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rough wireless sensor nodes, and the sensor node and the routing node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 fusion of the average value and adaptive weighting algorithm through the ARM processor, respectively, in the sensor node and the routing node, respectively. The processed data is sent wirelessly through Zig Bee, the coordin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network through ENC28J60, and the monitor of local area network and remote host is realized by software platform.
【作者单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41004) 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计划(XF13C035)
【分类号】:TD76;TN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战明;陈若珠;张保梅;;同类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估计的数据级融合算法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韦文山;李海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年03期

3 刘叶玲,朱艳伟;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举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玉艳;严伟榆;杨自琼;;基于S3C2440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烟叶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徐彬;潘爽;霍利平;;基于动态不确定度评定的加权数据融合算法[J];电光与控制;2007年05期

3 谭超;董峰;徐遥远;;用于气水两相流流型识别的ERT信息融合方法[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4 余翔;冯璐;漆晶;;一种组合式的Kalman滤波算法[J];电视技术;2013年09期

5 姬生云;黄付庆;冯晓哲;王健;孙晓东;;区域频谱资源数据融合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周少伟;李洲洋;雷少坤;冯新;;多通道光栅编码器信号融合系统[J];工具技术;2013年08期

7 张观山;王涛;李立成;侯加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J];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8 朱群雄;石晓峗;顾祥柏;田清;;基于时序数据融合的乙烯装置能效价值研究及应用[J];化工学报;2010年10期

9 张捍东;王翠华;;基于改进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4期

10 张田;蒋桂林;李新春;陆利威;;基于基座多振动信号融合的转子故障诊断[J];机械工程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晓星;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梁燕华;升力/鳍角综合控制减摇鳍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张文斌;公路车辆动态荷载测量及车型分类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周益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群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谭超;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6 谭超;电牵引采煤机远程参数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毛清华;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缺陷弱磁信号智能识别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胡燕;基于粗糙集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及终点控制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王军号;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安全监控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10 孙玉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兆祥;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挺;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聚焦图像融合新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波;快速出钢模型的开发和运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子东;茶园防霜用安全电加热法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梁燕华;升力/鳍角综合控制减摇鳍控制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朱敏;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及其时间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代友训;转炉炼钢终点准动态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卞文良;多用途特殊移动作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文辉;基于浮动车的道路交通状况评估中信息融合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秀;目标跟踪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皓莹,蒋静坪;基于参数估计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J];传感器技术;1995年06期

2 姜晨光;等精度观测粗差检测的优化模型[J];测绘工程;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友;企业信息融合模型及其神经网络描述[J];中国矿业;2004年08期

2 常云龙,薛家祥,黄石生;机器人点焊多信息融合及控制[J];焊接学报;2000年02期

3 王淑芳;任兰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驾驶系统模型[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韩晓明;杜长龙;张永忠;翟继涛;;基于信息融合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5 张幼振;;基于Dempster-Shafter信息融合的井下定向钻孔轨迹预测[J];煤矿安全;2009年04期

6 杨明;朱杰;高延铭;;基于信息融合的海洋溢油识别判据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2年04期

7 籍天亮;李长录;;基于信息融合及爆炸三角形理论的评估方法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年04期

8 胡胜利;丁瑞国;刘攀;;基于嵌入式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模型的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徐鹏;杨雪锋;;基于协整理论的船载危险品在途安全状态信息融合处理[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12期

10 水祺,吕景辉;火灾报警系统中的信息融合[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茵;王军利;;交通管理综合信息融合模型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顾星;;中医诊断与体表生物特征多信息融合的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志胜;甄子洋;王道波;范大鹏;;随机大系统的信息融合最优联合控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为民;李龙澍;;基于GIT的信息融合在农业信息中的应用[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汝杰;袁保宗;;信息融合的认知学基础与D-S融合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6 杜奕;迟毅林;伍星;;概率盒和D-S结构体在机械故障信号信息融合中的应用展望[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7 李树军;蒋晓瑜;纪红霞;;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和典型算法的应用诠释[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孙来军;沈永良;;多SVM多级信息融合与诊断决策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杜奕;迟毅林;伍星;;信息融合在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录平;邹新元;晋风华;黄树红;卢绪祥;;基于信息融合的旋转机械振动状态评价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周新红 田朝晖 段勇;信息融合: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N];解放军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别坤;信息融合让地铁更快捷[N];计算机世界;2012年

3 赵会龙 特约记者 王军;合成蓝军搅活信息战场[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林;信息融合系统工程设计准则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朱方;多信息融合模式分类方法研究及在公交客流识别系统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3 孔庆杰;信息融合理论及其在交通监控信息处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晓帆;信息融合中的态势评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志胜;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在航天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罗贺;多Agent信息融合与协商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赵征;基于信息融合的锅炉燃烧状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管天云;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D];浙江大学;1998年

9 王炯琦;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在卫星状态估计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潘放;通航桥梁船撞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政权;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羽翔;信息融合中一种基于组合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D];吉林大学;2007年

3 宋子龙;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测试智能研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韩连涛;信息融合无尺度网络结构不确定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程辉;人体体表信息融合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侯北平;基于信息融合的两相流参数检测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1年

7 刘倩;面向农业物联网多环境信息融合的监测判别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8 董洁;基于体域网多体征信息融合的健康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克俊;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苹果智能分级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10 牛沿笼;抗差稳健状态信息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0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20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