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水堆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气溶胶去除因子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e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aerosol removal factor in spray and natural removal proces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source term estimation in nuclear accident emergency, and compare the removal factor DF. of each method within 24 hour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various methods in the spray process, but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other two calculation results is roughly the same except the methods used by RASCAL in the natural process.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aerosol removal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ource term estimation in nuclear ac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is recommended, which has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work.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基金】: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50907) 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资助(NY20111003-1)
【分类号】:TL3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矾,崔震华,John C.Lee;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可靠性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2 李笑天,何树延;飞机撞击核反应堆安全壳的动力学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4年05期
3 李俊峰,施仲齐;压水堆事故期间不同核素对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的贡献[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年S1期
4 苗晓强;李先锋;;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0年09期
5 袁凯;黄高峰;曹学武;李京喜;;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下安全壳响应的计算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9期
6 欧阳钦;褚英杰;;安全壳整体试验标准ANSI/ANS-56.8-1994在田湾核电厂的应用[J];核动力工程;2010年06期
7 褚英杰;欧阳钦;;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0年06期
8 王亚军;王江飞;高金锁;;安全壳筒壁计算的不同模拟和结果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11期
9 肖红光;朱波;张帆;;大破口事故安全壳内气载源项的仿真分析及事故场景虚拟[J];核动力工程;2011年03期
10 黎鹏飞;李忠诚;;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结构温度效应分析[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峰;施仲齐;;压水堆事故期间不同核素对安全壳内辐射监测仪表示值的贡献[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焱;王冠;张鹤;牛风雷;;安全壳内混合与分层新型模拟程序的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3 史鹏宇;尤园江;牛风雷;;非能动安全壳内混合对流传热比例分析及试验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4 宋煜;田振强;蔡坤;;安全壳管道贯穿件分析评定程序的开发[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侯钢领;李松海;宋天舒;孙晓丹;;高温高压条件下核电厂安全壳极限承载力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何铮;王绪伟;刚直;;安全壳抗飞机撞击局部力学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黄旋;;浸泡在液体中的钢安全壳地震响应分析技术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9册(核医学分卷、核技术工业应用分卷)[C];2011年
8 李玉红;谭悦;;隔离命令改进项的设计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9 张笑颖;宋文举;田野;;对AP1000钢质安全壳设备制造工艺过程质保监督的探索和实践[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核电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专集[C];2012年
10 黄韶晶;;对CPR1000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工程质保监督的探讨[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学会核电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专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邵文照 YMG记者 李仁;海阳造核电安全壳浙江三门成功吊装[N];烟台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詹铃;透视“核泄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东电公司放弃“水棺”方案[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胡若愚;日核泄漏量翻番,安全壳面临熔穿[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蒋骢骁;福岛2号堆辐射持续,强度非常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张萍;宝钢新品造核电站“保护神”[N];中国冶金报;2013年
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主任、中国核学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解析我国核能利用与安全状况[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驻京记者 洪俊杰 记者 章迪思;别谈“核”色变[N];解放日报;2011年
9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7.4级地震[N];文汇报;2011年
10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 叶奇蓁;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看我国核电发展、核安全与核电装备业[N];常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某核安全壳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徐森;核电站安全壳密封性试验气体检漏仪开发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3 袁智博;核电站安全壳振动台试验与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郭建娣;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外部流场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明;核安全壳普通结构与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范冠华;新型安全壳内热工水力行为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宋丽扬;核电站安全壳内~(18)F放射性活度测量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8 洪金华;AP1000核电站钢制安全壳圆的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党俊杰;地震作用下AP10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贮存箱及屏蔽构筑物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贾存真;秦山三期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消氢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2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