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压裂液与水对煤层渗透率影响对比试验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engineering problem of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with different fracturing fluids in coal mine, a comparative test of permeability of three kinds of coal samples, such as drying, water cut and clean fracturing fluid,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ction of multiple groups of effective stres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fracturing fluid on coal seam permeability is analyzed by using porous media and hydrodynamic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ermeability of saturated clean fracturing fluid coal sample is 177.83 higher than that of saturated water coal sample. With the increase of effective stress,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The effect of fracturing fluid on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is affected by surface tension, the surface tension is large, the liquid will occupy more gas migration channels in the coal body, thus reducing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compared with clear water, The clean fracturing flu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re surface liquid tension of coal body, increase the gas migration channel,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and benefit the extra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2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ZR12240056)
【分类号】:TD71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利军;;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蔡如法;童校长;;穿层钻孔掏穴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效军;王立功;;刘桥一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禹业挺;余陶;邓中;肖峻峰;;突出煤层穿层钻孔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消突效果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庆国;;瓦斯隧道煤系地层揭煤施工技术探讨[J];重庆建筑;2010年06期
6 陶涛;林鑫;方绪祥;曹成;张天林;;煤层气井压裂伤害机理及低伤害压裂液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陈同俊;崔若飞;刘恩儒;;构造煤AVO特征及正演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8 张贝贝;代世峰;雒洋冰;宋宪存;;河北开滦矿区晚古生代煤对CH_4/CO_2二元气体等温解吸特性[J];地质论评;2010年05期
9 杨新乐;张永利;;气固耦合作用下温度对煤瓦斯渗透率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代世峰;张贝贝;彭苏萍;张小东;CHOU Chenlin;;河北开滦矿区晚古生代煤对CO_2和CH_4气体吸附模型探讨[J];地质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新良;罗文柯;刘寿兰;陈小辉;;顺层长钻孔抽采瓦斯抽采半径数值法与钻孔负压法的对比分析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梁冰;陈天宇;孙维吉;;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气藏井间干扰对井网布置的影响[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常先隐;;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双明;高新民;范立民;;陕西省煤层气资源及开发前景[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6 王社荣;李振林;;象山矿井5煤层综掘面底板水与瓦斯治理[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7 周林锋;张家文;;高位钻孔抽放技术在高瓦斯回采工作面中的应用[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8 孙景来;贾东旭;刘德国;;煤层渗透性系数的研究[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9 袁亮;;淮南矿区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安全高效开采[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守仁;;丁六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晓华;辽宁矿区煤层气开采渗流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马强;煤层气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王磊;应力场和瓦斯场采动耦合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春华;石门揭突出煤层围岩力学特性模拟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范晓刚;急倾斜下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学,刘运通;岩石动态损伤的数值模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王肖钧,胡秀章,李永池;高速碰撞中的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J];爆炸与冲击;1993年04期
3 吕有厂;;水力压裂技术在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杨威;林柏泉;翟成;吴海进;李全贵;李贤忠;;水力压裂潜在危险及钻爆压抽一体化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雷跃雨;王世彬;郭建春;刘莎莎;;清洁压裂液研究进展[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11期
6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7 何启林,常胜秋,谢满温;水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的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3年01期
8 丁里;吕海燕;赵文;吴江;鲁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制及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年04期
9 程秋菊;胡艾国;熊佩;罗陶涛;李国锋;;氮气泡沫压裂液用作煤层气井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1年10期
10 倪红坚,王瑞和,白玉湖;高压水射流破碎岩石的有限元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陶涛;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压裂增产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岚;不含聚合物的压裂液[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年03期
2 党民芳,高桂玲,李臣生;无聚合物水力压裂液[J];断块油气田;2001年03期
3 张国红;李曙光;祝万斌;;一种新型压裂液的现场应用及分析[J];新疆石油科技;2001年02期
4 但春,杨先利,刘素华;压裂液优化设计在新场上沙溪庙组气藏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2年03期
5 万里平,李治平,王传军,邱杰;油田压裂液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J];河南石油;2002年06期
6 白晓静,韦代延,孙连环;鄂南地区中高温压裂液配方优化及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2年04期
7 段玉秀,林景禹,丁建锁,钟静;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04期
8 张绍彬,谭明文,钟水清,郑有成,李福德,郭俊,叶仲斌,杨建军;自升温升压新型压裂液在洛带气田浅层气藏的应用研究[J];钻采工艺;2003年06期
9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J];天然气经济;2004年02期
10 杨建军,叶仲斌,张绍彬,施雷庭,余瑞青;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J];天然气工业;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波;李进升;卢拥军;江体乾;;黏弹性胶束压裂液形成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低分子瓜尔胶压裂液的流变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张春水;;清洁压裂液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匡顺亮;程百祥;黄丽敏;;压裂液快速返排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陈德飞;康毅力;李相臣;;压裂液对煤岩气体解吸能力的影响[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金雷平;卢拥军;方波;邱晓慧;明华;翟文;田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弹性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7 ;超出你的想象 下一代新型压裂液技术[A];油气藏改造压裂酸化技术研讨会会刊[C];2014年
8 刘萍;管保山;梁利;姜伟;;利用煤层气采出水配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庚勐;孙粉锦;李贵中;刘萍;梁丽;李林地;;压裂液对煤层气解吸附伤害机理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曙光;李晓明;孙晗森;吴雪飞;吕爱霞;;新型煤层气藏压裂液研究[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辉 张再华;新型香豆胶压裂液在杭锦旗工区应用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李铭 汪义发;低分子环保型压裂液的应用及推广[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记者 师啸;低聚物压裂液将成为吐哈低产区块的“解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记者 王志田邋通讯员 王涛;大庆油田实现压裂液现场快速检测[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廖乐军;新型压裂液亮相长庆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通讯员 石华强 马占国;超低浓度压裂液长庆首试告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记者 孙书博;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8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马托 黄超;川庆钻探新型表活剂压裂液首试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2年
9 马军;卫285井应用清洁压裂液技术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任厚毅;应用二氧化碳助排技术有效提高压裂液返排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肖丹凤;低损害新型多侧基植物胶压裂液开发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兴福;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曙光;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机理、压裂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玺莹;油田剩余压裂液处理工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祝成;清洁压裂液的配制及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王晓康;水基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姜琳琳;油醇系浓缩压裂液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蔡剑华;压裂液微观伤害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5年
6 肖丹凤;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低伤害压裂液技术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7 王翔;高分子量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高玉祥;优化压裂液及现场应用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蒋玲玲;吉林油田低渗气藏新型无固相压裂液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10 王北福;无伤害压裂液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428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2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