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地面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分析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large amount of gas emission in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difficulty of gas treatment in the goaf,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ssure in the goaf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 the arrangement of the ground borehole layer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as drainage effect and the safety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face, it is known that the problem of gas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the limit in the goaf of the face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using the surface borehole. It has a good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surface drilling and drainage of goaf gas in working face.
【作者单位】: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TD7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鸣高,许家林;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1998年05期
2 王崇革,宋振骐,石永奎,郑文华;近水平煤层开采上覆岩层运动与沉陷规律相关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08期
3 李润求;施式亮;念其锋;蒋敏;;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吉南,冯学武,胡光伟;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区域划分实用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2 王崇革;;济三煤矿6301工作面矿山压力动态观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雷文杰;张瑶;孙钦昂;;有限元极限分析法探讨裂隙拱形成机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4 王青元;杨天鸿;陈仕阔;李铁良;;高位顺层钻孔瓦斯抽放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路军;王岩;孙斌建;张兴华;;红菱煤矿开采保护层后煤岩体采动裂隙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6 李尚国;陆伟;梁林秀;;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宽度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关系的数值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5期
7 程远平,俞启香,袁亮;上覆远程卸压岩体移动特性与瓦斯抽采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夏红春;程远平;柳继平;;利用覆岩移动特性实现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刘泽功,袁亮,戴广龙,石必明,卢平,涂敏;开采煤层顶板环形裂隙圈内走向长钻孔法抽放瓦斯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5期
10 田永东;张遂安;张典坤;赵祉友;赵小山;;山西晋城采煤扰动区地面煤层气井抽采效果地质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的煤与瓦斯共采机理[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马文顶;赵海云;张少华;;岩体采动破坏物理模拟再现新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孟絮屹;桂祥友;;煤矿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模式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俞启香;周世宁;;我国煤矿瓦斯抽放及21世纪展望[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覆岩卸压范围及裂隙场的特征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隋炜;;浅部与深部煤层开采覆岩破坏不同特点的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德银;彭辉士;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掘进瓦斯立体抽采技术研究[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9 张玉军;李凤明;;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征数字分析及网络模拟实现[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建民;贾耀惠;夏艳东;;阜新采动区混合煤层气井部署、实施和抽采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乃忠;低透气性富含瓦斯煤层群卸压开采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磊;应力场和瓦斯场采动耦合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红胜;沿空巷道窄帮蠕变特性及其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黄伟;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相关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龙;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何鹏飞;大采高采场覆岩结构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魏二剑;王行庄煤矿保护层开采保护范围确定及保护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永茜;平煤五矿超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瓦斯运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焕;综放面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运移规律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柏强;氡气测量在沙基型浅埋煤层覆岩裂隙监测中的模型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永兵;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10 于楷;地表移动规律及与上覆岩层运动的相关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增华,顾士亮,周正发;W灣敲嚎缶碌舷⑹鹿试蚍治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陈红;祁慧;谭慧;;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的煤矿重大瓦斯爆炸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陈红,祁慧,谭慧;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及度量[J];科技导报;2005年10期
4 李希建;徐明智;;近年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统计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矿山机械;2010年10期
5 许家林;采空区瓦斯抽放钻孔布置的研究[J];煤;1997年03期
6 冉启平;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J];煤矿安全;2002年02期
7 董连华;董汉鹏;韩志刚;;对芦岭煤矿一起瓦斯爆炸原因的再认识[J];煤矿安全;2008年11期
8 刘明举;孟磊;魏建平;;近年煤与瓦斯突出的统计特性及其防范措施[J];煤矿安全;2009年07期
9 许家林;钱鸣高;;应用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采动裂隙分布特征[J];煤矿开采;1997年01期
10 黄乐亭;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海珠;;中国煤矿瓦斯事故趋势及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国;;瓦斯抽采系统中有关参数的自动监测控制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2期
2 廖春奎;梅甫定;;中梁山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及应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杨海生;;实施创新瓦斯抽采方法 提高瓦斯抽采率[J];河北煤炭;2008年06期
4 赵干;;淮南矿区瓦斯抽采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陈军;;瓦斯抽采泵循环供水实践[J];陕西煤炭;2008年03期
6 侯永平;;余吾煤业公司瓦斯抽采存在问题分析及采取对策[J];煤;2008年09期
7 张志刚;贾光胜;杨利平;高振勇;;瓦斯抽采效果预测方法在王坡矿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9年01期
8 谭友定;;筠连矿区鲁班山井田瓦斯抽采方法探索与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2期
9 贺天才;李海贵;张海军;;晋城矿区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3期
10 黄昌文;杨良智;;松藻矿区瓦斯抽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福利;;矿井瓦斯抽采是矿井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2 熊云威;;龙会场煤矿瓦斯抽采方法与参数的合理确定[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广顺;;煤矿瓦斯抽采系统自动放水装置研制[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崔洪庆;朱加锋;;发挥瓦斯抽采钻孔地质勘查作用的意义和原则[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5 张邦安;;中梁山煤田立体瓦斯抽采利用体系的探索[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杨继东;;突出煤层瓦斯抽采钻孔除尘技术研究与实践[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省(区、市)煤炭学会学术专刊[C];2012年
7 田振林;;彬长矿区瓦斯抽采站与瓦斯(乏风)发电厂[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8 宋志敏;任建刚;李冰;;基于强化工艺的瓦斯抽采地质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9 朱国忠;贾立钢;;长距离定向水平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10 涂冬平;;利用水力冲孔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的技术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铮 陈忠华;国家出台政策推动瓦斯抽采利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记者 杨学锋;江西强化煤矿瓦斯抽采利用[N];中国煤炭报;2007年
3 邝邺;重庆: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给出指导意见[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记者 董立龙邋通讯员 张英峰;全省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现场会在张矿集团召开[N];河北日报;2007年
5 记者 刘铮、陈忠华;国家鼓励瓦斯抽采利用[N];人民日报;2006年
6 刘铮 陈忠华;瓦斯抽采项目:税收优惠政策出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记者 李仑;山西出台政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N];中国煤炭报;2007年
8 杜宇邋张晓松;煤矿建设项目须过瓦斯抽采验收关[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杜宇 张晓松;安监总局:不编制瓦斯抽采方案安全核准不予通过[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冯淮河;四川:政府出资帮扶小矿抽采瓦斯[N];中国煤炭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郝世俊;煤矿井下大直径定向钻孔的成孔工艺及瓦斯抽采效果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2 郝富昌;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瓦斯抽采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胡胜勇;瓦斯抽采钻孔周边煤岩渗流特性及粉体堵漏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刘彦伟;突出危险煤层群卸压瓦斯抽采技术优化及防突可靠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吕有厂;煤矿瓦斯抽采钻孔风力排粉水射流负压引射除尘技术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刘春;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塌孔失效特性及控制技术基础[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于永江;煤体非均质随机裂隙模型及渗流—应力耦合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8 周红星;突出煤层穿层钻孔诱导喷孔孔群增透机理及其在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晴;余吾煤矿瓦斯抽采管路系统优化[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宫鹏巍;古汉山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冉永进;九里山煤矿二_1煤层瓦斯抽采系统合理抽采负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智峰;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徐三;煤层瓦斯抽采水平定向钻孔钻进工艺及稳定孔壁冲洗液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宋国正;瓦斯抽采系统安全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成艳英;本煤层钻孔瓦斯抽采失效机制及高效密封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宋志刚;潞安屯留矿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彭涛;兴黔煤矿高瓦斯煤层瓦斯抽采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黄启亮;气润湿反转方法提高瓦斯抽采率[D];长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8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2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