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高压脉动水力压裂增透机理与技术

发布时间:2019-07-30 18:49
【摘要】: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与瓦斯相关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同时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储量达36.8万亿m3。我国70%左右的煤层瓦斯赋存具有微孔隙、低渗透率、高吸附的特征。水力压裂是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但是现有水力压裂技术需设备大、压力大,不利于煤矿井下推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常规水力压裂基础上提出了脉动水力压裂技术,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首先研究了地应力和脉动压力波两种载荷作用下煤岩体破裂损伤机理。分析了脉动压力波产生机理,确定流量脉动率。在分析煤岩体孔隙、裂隙的基础上,研究地应力对煤岩体力学性质及对水力压裂的影响规律。确定总应力强度因子为地应力与脉动压力波分别作用于煤岩体上位移和应力的分量之和,描绘出总应力强度因子曲线。研究水力压裂起裂及扩展机理,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验证,得出水力压裂能使煤岩体应力带想压裂孔两侧煤层深处移动,并在大范围内形成了塑性变形,有效降低地应力的同时破坏煤岩体,有效降低煤层的瓦斯压力。 第二、将脉动压力的传播看做应力波的传播,选取瞬变流模型为研究脉动压力波传播基本模型,利用脉动压力传播方程对脉动压力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裂隙贯通前后脉动压强变化规律,脉动反射波由于波速和流速的叠加,使其在裂隙尖端出现压力增大的现象。利用脉动水力压裂平台验证在管路闭合条件下,脉动频率为50Hz与40Hz时,脉动压力波波峰在裂隙尖端出现压力增大现象,最大增幅50%。在此基础上研究脉动压力波破煤岩机理,得出脉动水力压裂能以较小的脉动压力取得常规水力压裂的效果。 第三、针对本煤层脉动水力压裂封孔困难的状况,分析高压封孔的基本原理,通过添加膨胀剂、减水剂等材料研制出水泥基抗高压封孔材料,通过实验分别得出膨胀剂与减水剂的添加配比,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研究添加膨胀剂与减水剂的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过程,将水化反应分为四个阶段,指出在反应期(1.5h之内)完成现场注浆工作,得出水化反应的起始时间,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最后,为配合高压脉动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解决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制了高压脉动水力压裂一体化装备,提出治理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的“钻”“压”“抽”三位一体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将该装备应用于晋煤集团成庄矿,共在三个不同区域进行试验,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 研究成果在现场应用表明,实施脉动水力压裂后,瓦斯抽采效果明显。脉压裂孔平均纯流量为0.05m3/min,为普通抽采孔的2.5倍。压裂结束后压裂区域含水量提高2倍左右,煤层透气性系数增加了47.8倍,达到41m2/(MPa2d),压裂后压裂孔周围10m范围内脉冲及辐值明显降低,使支承压力峰值降低。 研究结果对于单一低透煤层瓦斯防治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课题研究期间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EI检索两篇,EI录用两篇,获得各项科研奖励5项。
【图文】:

高压脉动水力压裂增透机理与技术


基高压封孔材料,通过实验分别得出膨胀剂与减水剂的添加配比,利用低场共振设备研究添加膨胀剂与减水剂的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过程,为现场施工理论指导。1.4 研究思路(Research course)本文研究脉动水力压裂脉动波的产生机理,理论分析在地应力与脉动压作用下,煤岩体起裂及扩展机理,研究脉动压力波的产生及传播机理,将脉力波在裂隙交界面分为透射与反射两部分,分别研究其对煤岩体的破坏作用究脉动透射波致裂的最小作用准则及起裂与扩展机理。分析脉动水力压裂中频率对压裂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合理的工艺参数。搭建脉动水力压裂实验平利用实验手段收集脉动参数,考察脉动水流在裂隙内的传播规律。分析高压的基本原理,,通过添加膨胀剂、减水剂等材料研制出水泥基高压封孔材料,实验分别得出膨胀剂与减水剂的添加配比,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研究添加剂与减水剂的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过程,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高压脉动水力压裂增透机理与技术


将其划分为 4 个区域,即:破碎区、塑性区、弹性区和原岩应力区,如图 2-1 所示。图2-1 圆形钻孔围岩变形区及应力分布Figure2-1 Deformation Zon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Circular Drilling在Ⅰ区,煤岩体处于破碎状态,主要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才使其保持平衡;在Ⅱ区内,煤体处于压缩变形的塑性状态,在应力重新分布的作用下,内部裂隙会发育;在Ⅲ区内,煤体处于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状态,煤岩体内部所具有的裂隙以煤岩体原生裂隙及节理为主。在弹性区域之外是原岩应力区,该区域内煤体可视为不受钻孔施工因素的影响[77, 78]。当然以上钻孔围岩几个区域的划分不是严格区分的,中间都有相应的过渡带。钻孔周围破碎区及裂隙的存在为脉动水力压裂起裂及扩展提供前提条件。2.3 本煤层脉动水力压裂起裂机理(The pulsating hydraulicfracturing mechanism in the coal seam)地应力[79]是地壳在各种运动过程中和自重作用下,岩体在天然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国韶;张小飞;符兴义;陈光强;;爆炸荷载作用下岩体振动特性的DE-FLAC~(3D)数值模拟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颜峰;姜福兴;;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实验[J];爆炸与冲击;2009年03期

3 肖立志,石红兵;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及其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1998年01期

4 孙振平;俞洋;庞敏;杨培强;俞文文;曹红婷;;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5 冷雪峰 ,杨天鸿 ,国怀专 ,李连崇;单孔岩石水压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2年10期

6 刘万伦;水力冲刷防突技术在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04期

7 高振勇;张志刚;尹斌;;提高聚氨酯封孔质量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8 阳友奎,肖长富,吴刚,邱贤德;不同地应力状态下水力压裂的破裂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9 许江;陆漆;吴鑫;刘东;;不同颗粒粒径下型煤孔隙及发育程度分形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张广洋,胡耀华,姜德义;煤的瓦斯渗透性影响因素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沛清;挑射水流对岩石河床的冲刷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1994年

2 赵伏军;动静载荷耦合作用下岩石破碎理论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杨洲;穿层水力冲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辉;爆炸荷载下岩石爆破损伤断裂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1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21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