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3G脱网网络的矿井应急监测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19:33
【摘要】:中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煤矿需求的增加,企业的开采量也与日俱增。但是井下环境恶劣,开采水平落后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通过对近年来重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发现当前国内煤矿企业缺少完整有效的井下应急监测系统。如何快速、有效的构建一个应急通信监测系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实际生产中对深度安全保障的需求,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煤矿井下救援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基于3G脱网网络的矿井应急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系统包括脱网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环境监测等功能。并在Android手机客户端开发一款用于脱网网络和应急监测的APP系统。该系统可确保在低带宽条件下救援调度工作的正常进行。在论述了煤矿井下巷道环境和当前矿井下无线通信的基础上,构建3G脱网技术的应急救灾通讯系统,测量网络的整体性能并提出了优化的方案。为后续人员定位以及环境参数检测系统的接入做好了准备。其次,分析了目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以及定位开发平台的优缺点,设计了支持3G脱网通信环境下的人员定位系统。同时,设计了以环境监控终端为下位机的基于的多参数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的多种气体的检测,控制指挥中心根据所返回的环境数据来判断当前区域是否适合救援工作的展开,为人员调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在矿难发生情况下,系统可应急情况进行通信系统自组织愈合,能快速建立无线通信网,及时准确地将现场的各种信息及图像传送到地面以及抢险人员的语音及相关信息的畅通,保障抢险工作的快速有效的进行。提高矿井安全水平监控和预防能力,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图文】:

API接口,脱网,内核层,应用框架


.1nu1 AndrAndroid 系ux 内核层包roid 系统系统包括了包括了 Lin基于 3G 脱网第二章统开发技术了四层,其nux 系统和网络的矿井应章 背景术中应用层和和底层的驱动应急监测系统的景知识综和应用框架动。如图 2-的研究综述层都由 Jav-1 所示[23]。va 编程实现现,,

硬件结构图,硬件结构,节点,传感器


传感置。2.2四个感器节点以2.2 传感器传感器网个单元如图以自组织的形图器节点软络节点包括2-3 所示[2形式构建的2-2 典型无软硬件结构括了四个单6]。的网络。汇无线传感器网构单元:传感单聚节点进行网络体系结构单元、处理行数据的收构理单元、通信收集与网络的信单元和电的设电源。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76;TP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勇辉;涂兴子;向阳;陶建平;;煤矿五网融合通信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实施[J];煤矿机电;2016年02期

2 乔霞;韩雪;胡茜;郑坤;;基于三维矿井应急通信的脱网网关选取算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03期

3 王娟;苗韧;周伏秋;;“十三五”能源与煤炭市场化改革与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4 张俊杰;张海燕;罗锐;;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GIS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09期

5 孙继平;;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J];工矿自动化;2013年03期

6 孙继平;;安全高效矿井监控关键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2年12期

7 张会清;石晓伟;邓贵华;高学金;任明荣;;基于BP神经网络和泰勒级数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09期

8 李娜;黄国策;张衡阳;;基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通信网络安全影响数学模型[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11期

9 李恒灿;李权才;;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10 陈斌;李培煊;;煤矿事故致因指标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旭鑫;基于Zigbee及TD-SCDMA的融合网络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欣然;煤矿生产现场APP信息化软件开发[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冰;矿用无线3G通信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肖红俊;基于Android煤矿井下Mesh应急救灾定位系统的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俊领;基于数据融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28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28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