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地面钻井安全性判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10:49
【摘要】:地面瓦斯抽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理矿井瓦斯超限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地面瓦斯抽采井要经历煤层在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剧烈的移动变形,其受力形式是比较复杂的。正因为如此地面瓦斯抽采井的安全性评估成为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难题。本文将岩土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到地面钻井安全性的评估中,,对地面钻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数值模拟煤层开挖过程得出岩层界面处是位移和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关键层与下部岩层交界处是钻井破坏的高危位置; (2)建立不同直径和不同壁厚的地面钻井套管的三维模型,通过对煤层开采的模拟得到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在地面钻井套管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并得到了地面钻井套管最大拉伸和剪切应力随直径和壁厚的变化规律; (3)引入有限元极限分析思想,通过对套管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进行折减分别得到地面钻井套管的抗拉和抗剪安全系数,并且通过套管塑性区随折减系数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地面钻井套管抗拉和抗剪的破坏形式和破坏过程; (4)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安全系数的方法得到晋城煤业集团某煤矿4308工作面的抗拉和抗剪安全系数,并对安全系数和岩层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较结果的分析证明了用安全系数来评估地面钻井的安全性是可行的。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


临着剪短或者拉断的危险。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开采的各个阶段都不被破坏。表 1.1 各类钻井作用明细表Tab1.1 The schedule of wells’ effect作 用采区回采前煤层气的开采利用回采工作面对煤岩体扰动提高其透气性的特点来增缓解通风压力解决回采工作面推过后采空区瓦斯,以降低采空区瓦斯出的量,解决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难题

四面体单元,节点,面体,六面体单元


分析可以准确的模拟材料的屈服、析在求解中使用了三种计算方法[1为六面体单元,作用力全部集中在时间的一阶导数采用有限差分来近通过阻尼使系统运动衰减至平衡状差分近似用混合离散法,将区域分散为六面面体角点为角点的常应变四面体的四面体上进行计算。六面体上的应这样避免了六面体单元的位移剪切以充分适应各种本构的要求。面体,节点编号 1-4,面编号 n 表加速度为iv 由高斯公式得 :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运培;;淮南矿区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技术实践[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周昀涵;;地面钻井抽采瓦斯的技术研究和发展[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2期

3 肖存明;李嘉豪;;瓦斯抽采钻井挤压变形破坏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1期

4 崔建平;我国煤层气地面钻井商业开发实现零的突破[J];国土资源;2003年06期

5 周德昶;;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技术的发展方向[J];中国煤层气;2007年01期

6 韩晋义;;屯留煤矿地面钻井采空区瓦斯抽采分析研究[J];煤;2009年06期

7 陈金华;胡千庭;;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卸压瓦斯来源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12期

8 葛春贵;王海锋;程远平;宋庆尧;;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9 陈金华;;地面钻井抽采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10 周福宝;夏同强;刘应科;胡胜勇;张占国;;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煤层及采空区瓦斯的流量计算模型[J];煤炭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晖;林晓波;;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孙海涛;胡千庭;林府进;;地面钻井变形破坏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李日富;林府进;张军;;地面钻井井筒围岩移动变形的相似模拟实验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海涛;胡千庭;林府进;孙炳兴;;厚层岩层对地面瓦斯抽采钻井剪切变形破坏的影响机理[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5 赵阳升;;地下资源开采与利用的几个科学问题[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6 李信;李作泉;;地质条件复杂的高瓦斯软煤层中掘进首采面巷道的瓦斯动力治理[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红卫;费奇;;智能瓦斯预报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庄宝发;;漳平煤矿瓦斯地质特征与瓦斯灾害防治[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9 李京荣;吕广同;王林平;;利用压风排放密闭区域瓦斯[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10 庞贵智;刘伦煜;庞贵振;;梨树邱家新矿区瓦斯防治和开发利用的评述[A];2004年全国瓦斯地质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建平;我国实现煤层气地面钻井商业开发[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陈国兴;让“杀手”变“帮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苏日娜;煤层气产业化究竟有多远?[N];中国煤炭报;2005年

4 冯源;我国大规模开发煤层气[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5 冯源;我国将大规模开发煤层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王冬梅;瓦斯变害为宝的科研困境[N];工人日报;2005年

7 南方新;绿色能源瓦斯 兼具多重开发价值[N];中国工业报;2005年

8 范孟广;煤矿“杀手”何以成能源“新宠”[N];中国石化报;2005年

9 记者 杨沛洁邋实习生 赵峰涛;平煤十矿瓦斯每月创效益20多万元[N];平顶山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我国首个煤层气开发产学研基地在晋城建立[N];山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涛;采动影响下地面钻井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刘应科;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特性及钻井抽采消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季文博;近距离煤层群采动煤岩渗透特性演化规律与实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郝富昌;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瓦斯抽采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刘林;下保护层合理保护范围及在卸压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刘义;甲烷、煤尘火焰结构及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宁;基于区域因子分析的我国煤矿甲烷排放与控排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年廷凯;桩—土—边坡相互作用数值分析及阻滑桩简化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刘红帅;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马永政;非连续变形分析法位移模式改进及工程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佳明;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地面钻井安全性判识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张国荣;地面井用可调节套管接头的设计与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广培;地面群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宝灯;瓦斯抽采钻机短距离快速移动装置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东印;地下工程预应力锚杆支护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赵江;路基路面在降雨条件下渗流分析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翠容;水文环境对西攀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工程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王军;高陡岩土边坡有限元分析及综合治理[D];中南大学;2005年

9 杨正权;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焦彩虹;多轴强度安全系数及其工程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8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48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