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VR技术的机器人核事故训练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14:38
【摘要】:核事故处理中,由于现场环境具有强放射性,事故处理危险且复杂,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已有广泛应用,但是如何保证机器人在强辐射环境中高效可靠地完成作业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unity3D的核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处置卡源事故的数字仿真训练平台。对核环境中辐照数据分布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使用MAYA软件对核辐射环境和机器人进行3D建模,利用unity3D技术实现作业处置以及数据分析处理,从而构建出整个卡源事故实训演练系统。通过机器人实训演练,对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优化了工程作业方案,为机器人核探测工程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提供了保证。
【图文】:

系统总体结构,核事故


的束缚,灵活性较强,大幅度降低了训练成本,可以辅助现场工作人员反复多次实训演练,更好地保证了工程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2机器人核事故训练平台总体结构机器人核事故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核事故现场具有较强的放射性,机器人关键模块(电路系统)耐辐照性较低,,机器人在实际工程作业前期,必须进行源项数据采集,利用已有数据再现工程环境,规划合理的作业方案,针对性的进行演练,保证事故顺利解决。机器人核事故处理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如图1。图1系统总体结构组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以卡源任务任务驱动[7]为导向,包括系统建模、3D融合、功能仿真,显示及决策优化五大模块,系统建模是基础,通过场景的3D融合构建要素齐全的工程环境,功能仿真是核心内容,需要依据实际的工程环境,显示模块实现了平台结果输出,通过分析数据实现方案的优化,达到虚拟实训的目的。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各模块中复杂变量进行优化。根据前期数据采集得到的工程环境数据,提炼出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环境数据和空间关系,辐照特性,同时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对机器人本体进行逼真化处理,这样简化了建模的复杂度,以达到快速建模的目的。功能仿真模块中重点突出机器人的作业处置,实现多工具头切换、作业功能,同时此模块中人机交互设计也是保证工程作业高效实现的重要部分。显示模块要能够直观的显示全局路径中所受的辐照剂量率,并遵循“任务剂量最斜和“作业高效与安全可靠”原则,进行数据分析,方案评估和优化。3VR技术的机器人核事故处理训练平台实现基于上述分析,利用VR技术进行核事故处理训练平台设计实现,系统的软件开发遵循软件工程思想,从需求分析入手,进行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在软件开发阶段,首先对系统进行建?

辐照室


用公式建模方法对辐照数据分布进行建模,对于作业场景和机器人,利用MAYA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烘焙贴图以及动画制作,实现高质量、高逼真的3D模型仿真。再将模型文件导出为.FBX文件格式,最后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利用强大的unity3D引擎进行模型绑定、3D场景融合、逻辑整合、系统优化设计。采用C#Script脚本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友好UI设计,机器人控制设计、后端数据分析处理设计。系统测试完成后,可以跨平台发布于主流操作系统平台上。3.1辐照室剂量分布公式建模采用国内某U型结构辐照室作为核机器人作业场景如图2,利用半值层计算方法[8]可以快速简便地计算出辐照室内部各个点的照射剂量率。图2辐照室内部图1)U型区域内某点的照射剂量率计算:P点的待测剂量率DP:DP=D0=103×F×AL12(1)D0:无屏蔽情况下待测点的剂量率(kSv/h);A:源活度(Bq);F:源对应的γ因子;L1:源到待测点的距离(m)。2)辐射室迷道内某点的照射剂量率计算:Q点辐照剂量率DQ:DQ=D0/K=103×F×AL22×K=103×F×AL22×2R/Δ(2)L2:源到待测点的距离(m);R:放射源射线穿过屏蔽物的实际长度(mm);K:衰减倍数,有多个屏蔽体时:K=K1K2..Kn;Δ:指屏蔽材料的半值层厚度(mm)。在建模过程中,可实现灵活设置放射源强度,通过射线检测,实时精确地算出辐射源到机器人之间所经过的障碍物,获得相关参数,进而算出γ射线穿透障碍物所受到的衰减以及机器人最终所受损伤情况。系统也可实现多源模拟。3.2辐照室和机器人三维建模1)针对辐照室整体的场景架构,建立辐照室通道、屏蔽墙体、辐照实验平台、储源井、移动吊索装置、照明设备等模块。2)核机器人本体选?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
【基金】:国防科技工业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20111137)
【分类号】:TL73;TP3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托马斯;胡力行;;机器人在金属矿山的应用前景[J];国外金属矿采矿;1988年01期

2 娄陇筑;郑敏志;雷志豪;;壁面清洗机器人 ——“蓝色超人”的开发研制[J];清洗世界;2003年09期

3 刘振宝;辛洪兵;王文静;;网控机器人技术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状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赵晓光;赵冬斌;曹志强;梁自泽;;机器人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J];中国应急救援;2007年01期

5 王忠民;刘军;窦智;杜占灵;;矿难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发[J];煤矿机械;2007年11期

6 袁晓鹰;叶向勇;;日照港矿石机械化采制样系统中机器人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9年03期

7 陈炯;;管内机器人的开发[J];电焊机;2009年05期

8 马晓;;控制机器人卸垛轮胎的方法和系统[J];轮胎工业;2012年05期

9 张萍;陈士桐;;智能清仓机器人在煤矿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1期

10 刘华洁;张策;张仕民;朱吉祥;;管内高压智能封堵机器人[J];石油机械;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朝虹;张海珠;;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薛颂东;曾建潮;杜静;;具运动学特性约束的群机器人目标搜索[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3 张国伟;李斌;龚海里;王聪;郑怀兵;;废墟洞穴搜救机器人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明辉;王楠;李斌;;面向灾难救援的机器人控制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郭戈;王燕;王伟;;一种多机器人协作方法[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6 崔世钢;方景林;刘嘉q;彭商贤;邴志刚;;服务机器人开发中测控问题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崔世钢;邴志刚;彭商贤;王玉东;;基于远程脑概念的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的设计与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国盛;李云霞;李骊;;一种基于极坐标系下的机器人动态避碰算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小坚;蒋薇;;机器人远程控制的研究与应用[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莹;丁X;许侃;;国际机器人科学知识前沿演化的可视化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冬冬;看看自动化机器人在包装业中能起多大作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莽九晨 周之然;有感“机器人道德法”[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琳;机器人总动员[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亚斐;千余支队伍携机器人亮相金城[N];兰州日报;2011年

5 崔鑫;机器人也能和您一起下厨[N];北京科技报;2012年

6 特约记者 杨保国;中国科大“蓝鹰”称雄机器人世界杯[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淑娟;机器人走近生活[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杨雨;执子之手 共舞未来[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虎虎;科学好玩(三)[N];四川科技报;2007年

10 孙潜彤;新松公司: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显身手[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滢颍;基于个性的多机器人协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蒋荣欣;多机器人编队导航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夏卫生;机器人等离子熔射成形过程诊断与控制关键技术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Dioubate Mamady I;基于进化免疫系统理论的多机器人协作和机器人目标探索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申抒含;机器人辅助膝关节手术系统设计与术后评价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侍才洪;一种伤员换乘转运机器人的设计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7 赵立军;室内服务机器人移动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s

本文编号:2548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48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