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抑制剂在综采工作面降尘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守平,周建国,李之政;煤尘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J];煤矿开采;2001年01期
2 艾存慧;煤尘爆炸特征及预防措施[J];煤炭技术;2005年07期
3 李文民;煤尘爆炸的特征及控制初探[J];山西煤炭;2005年03期
4 杨铁保;胡双启;;煤尘爆炸防治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6期
5 兀帅东;高葆宪;;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8期
6 武国平;郭建平;;储煤仓煤尘爆炸危险性分析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2007年10期
7 崔悦;;煤尘爆炸及预防[J];大众标准化;2008年S2期
8 田川;韩宇;;煤尘爆炸分析与预防[J];煤;2008年08期
9 左建伟;;浅谈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J];才智;2009年32期
10 丛俊林;商思富;苏卫东;;煤矿煤尘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自亮;李鸿彬;李智;赵恩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沉积煤尘分布规律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浩;;选煤厂煤尘及其防治技术[A];2010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史兴国;;煤矿粉尘的控制[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正虎;段双成;黄志丹;杜亚林;;煤矿低氧、微氧开采探讨[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牟亮礼;王恒志;任草燕;;综放工作面综合负压降尘技术研究与应用[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郭龙娇;;矿井重大危险源分析探讨[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省(区、市)煤炭学会学术专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迅速开展煤尘防治检查[N];中国煤炭报;2014年
2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和堂 李楠;煤尘爆炸及其防治[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山西汾河焦煤公司生产处 成轶斌;浅谈如何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N];山西科技报;2008年
4 纳雍县勺窝煤监站 何斌;煤尘爆炸的预防和隔绝[N];贵州民族报;2012年
5 通讯员 信永华;新型高分子煤尘阻燃剂问世[N];工人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学玲 李仑;山西灵石一煤矿煤尘爆炸[N];中国煤炭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舒安东;煤矿抗“外来伤害”能力薄弱[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别凡;两局要求杜绝煤尘爆等安全隐患[N];中国能源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进一步加强水害和煤尘防治工作[N];中国煤炭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书召;受限空间煤尘爆炸传播及伤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静;煤尘的润湿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3 程磊;受限空间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义;甲烷、煤尘火焰结构及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陈东梁;甲烷/煤尘复合火焰传播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董呈杰;甲烷—沉积煤尘爆炸实验与大涡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大明;输煤巷道煤尘运移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伟;新型磁化雾降尘技术及煤尘润湿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天奇;煤质指标与煤尘爆炸性关联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许凡;矿井CH_4和煤尘的光声复合检测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4 范冰倩;泡沫溶胶抑制煤尘特性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5 段健;煤尘防爆降尘剂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史果;直线巷道内煤尘爆炸火焰波的传播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振华;煤尘润湿及吸附特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8 伍修锟;呼吸性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冯永安;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甲烷对煤尘爆炸影响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10 王岳;煤尘—甲烷爆炸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1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7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