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矿压监测动态特征的瓦斯突出预警系统设计
【图文】:
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矿压监测动态特征的采煤工作面瓦斯突出预警系统,提高了采煤工作面突出预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1矿压监测动态特征基本规律1.1矿压与瓦斯涌出关系采掘活动破坏了原岩应力平衡,在重新形成应力平衡的过程中会在采掘空间周围煤体内产生集中应力,破坏煤体的孔隙裂隙结构。煤体结构的破坏一方面造成煤体内吸附的瓦斯大量解吸,形成较大的瓦斯压力梯度,引起瓦斯涌出异常;另一方面造成煤体强度降低,抵御突出等动力灾害的能力降低。以阳煤集团新景矿某回采工作面一次典型的瓦斯涌出异常现象(图1)为例,5月1日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在此前1~2d,矿压传感器就已经监测到了矿压异常增大现象(图2,图3),而且,从5月1日工作面观测结果来看,煤体破坏程度较高,最大片帮深度达到0.5m。以上现象预示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增大,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采煤活动引起的应力集中。图1瓦斯监测曲线图212号支架处矿压监测曲线1.2矿压与日常预测指标关系通过对新景矿2个回采工作面连续3个月的日图372号支架处矿压监测曲线常预测指标值(瓦斯解吸指标K1)进行统计分析,发现90%以上的K1值超标现象都发生在工作面靠近采空区的一侧,而该区域正是邻近工作面回采所形成的支承压力带,进一步说明由于采煤活动引起的矿山压力集中对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发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综上所述,矿压是造成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增大的主要因素,利用矿压监测动态特征进行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是可行的,且这种预测方法在连续性与超前性方面较传统预测方法具有较大优势。2系统设计原则(1
斯压力梯度,引起瓦斯涌出异常;另一方面造成煤体强度降低,抵御突出等动力灾害的能力降低。以阳煤集团新景矿某回采工作面一次典型的瓦斯涌出异常现象(图1)为例,5月1日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在此前1~2d,矿压传感器就已经监测到了矿压异常增大现象(图2,图3),,而且,从5月1日工作面观测结果来看,煤体破坏程度较高,最大片帮深度达到0.5m。以上现象预示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增大,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采煤活动引起的应力集中。图1瓦斯监测曲线图212号支架处矿压监测曲线1.2矿压与日常预测指标关系通过对新景矿2个回采工作面连续3个月的日图372号支架处矿压监测曲线常预测指标值(瓦斯解吸指标K1)进行统计分析,发现90%以上的K1值超标现象都发生在工作面靠近采空区的一侧,而该区域正是邻近工作面回采所形成的支承压力带,进一步说明由于采煤活动引起的矿山压力集中对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发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综上所述,矿压是造成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增大的主要因素,利用矿压监测动态特征进行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是可行的,且这种预测方法在连续性与超前性方面较传统预测方法具有较大优势。2系统设计原则(1)可行性原则。系统应该能够持续稳定地访问矿压监测系统数据库,通过指标计算自动判断工作面前方突出危险性大小,并及时发布预警结果。同时,还应兼顾经济性与便捷性原则,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额外的经济或人力投入。(2)安全可靠性原则。系统应综合考虑数据存储特点,采用合理的数据库与数据结构,具备安全高效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且对数据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瑞;吕晓;赵丹;;瓦斯突出模型预测控制的应用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0年03期
2 文光才;宁小亮;赵旭生;;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及其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伍成;;演马庄矿煤与瓦斯突出综合管理及预警平台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1年08期
2 唐远游;;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系统在严重突出矿井的建设[J];煤矿安全;2012年08期
3 周天沛;孙伟;;基于蚁群-模糊聚类算法的井下工作面瓦斯突出预测[J];工矿自动化;2012年10期
4 徐晓波;高原;张庆华;;余吾矿瓦斯灾害综合预警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12期
5 杨治国;董露钢;李占五;;超化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原因及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1期
6 李明建;刁勇;张轶;;基于双机热备的瓦斯灾害预警系统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3年05期
7 李绍泉;李青松;衡献伟;雷文杰;;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现状与展望[J];煤矿安全;2013年05期
8 陈敏;张庆华;王麒翔;;断层对煤与瓦斯突出范围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3期
9 宁小亮;;汪家寨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预警系统建设及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02期
10 张友谊;梁跃强;李永占;刘庆军;;平宝公司瓦斯地质特征及瓦斯防治措施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彭泓;基于数据挖掘与信息融合的瓦斯灾害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李绍泉;近距离煤层群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吴响;煤矿瓦斯场分布演化规律及其时空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宏珠;矿压研究为煤矿生产服务的道路越走越宽广[J];矿山压力;1988年01期
2 谢广祥;贺电[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年Z1期
3 王应启;陈勇;郑有雷;桂兵;王志峰;;深部开采矿井矿压异常显现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6期
4 ;近期矿压资料目录[J];矿山压力;1985年01期
5 ;近期矿压资料目录[J];矿山压力;1986年02期
6 李荣;大阳坡井田矿压分析及支护对策[J];河北煤炭;1996年04期
7 ;热烈祝贺“2013科学采矿论坛”暨“第十七届矿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隆重召开[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8 周峰;徐西明;;新矿集团长城煤矿工作面矿压在线监测系统投用效果好[J];煤矿机械;2011年11期
9 ;北徐楼矿“智能眼”实现矿压实时监测[J];中国矿山工程;2013年05期
10 宋润良;宋占国;;张村矿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矿压活动规律分析[J];现代矿业;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博;孙久恒;;宽沟煤矿强矿压防治技术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子生;;矿压系统冲量过程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王昌;刘小会;吴培亮;聂仁东;翟盛锐;刘统玉;;一种新型的光纤矿压传感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丰盛;谭炳刚;吴兆顿;乔建华;;工作面矿压研究及应用[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史元伟;;我国综采工作面矿压研究的若干新进展[A];中国煤矿综采机械化发展30周年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0年
6 李欣然;宋振骐;李伟;;基于Ajax的矿压分析系统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7 宋振骐;宋扬;刘义学;蒋金泉;;内外应力场理论及其在矿压控制中的应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8 孙晓东;;酸刺沟矿综放工作面矿压异常显现及控制技术[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9 张志强;许家林;刘洪林;李虎威;;沟深对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谢修广;杭玉付;;深井巷道高矿压下的测量技术研究[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二)·地质专业[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艳利;固体密实充填采煤的矿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兰翔;基于小波包的矿压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庆龙;基于WSN的无线矿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温贺兴;近浅埋煤层大采高开采矿压控制技术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4 杨磊;华亭煤矿采场强矿压条件下瓦斯涌出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冯增强;倾斜综放采场矿压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1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7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