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煤矿事故特点及救援人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1 13:06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海省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研究海拔高度与气压、空气密度及氧分压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在这种地理条件下煤矿环境对人体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通过梳理青海省2005年到2011年间发生的煤矿事故,对青海省煤炭企业主要灾害种类、灾害形式进行了分析,查找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原因;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建立高海拔、寒、旱矿山事故风险分析模型,从矿山事故和矿山事故死亡人数频次对高原地区矿山事故进行风险分析,建立了适合高原矿山企业瓦斯事故应急疏散模型,并设计了动态算法;提出青海省煤矿救护队伍建设方案;通过梳理矿山救护队工作性质、任务特点、岗位职能及管理制度,分析青海省煤矿救护队现状及工作特殊性,从高原煤矿救援人员体能训练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应急救援人员体能训练,生物学基础中代谢供能的运动生物化学分析、代谢供能时间特征分析,建立了高原煤矿救援人员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救援人员体能训练方法体系,并针对高原地区煤矿事故的特点及高寒缺氧环境条件下,制定出适合救援人员开展体能训练的手段,按研究内容中制定的训练内容、方法、手段对救护队员体能进行训练后,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救援素质三个层面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说明救护队员个体虽有差异,但总体上看救护队员的体能及运动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训练效果明显,验证了训练方案。这些方案将为高原煤矿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73
本文编号:258163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冠全,孙金华;人员疏散准备时间及其对火灾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2 蔡维超;;我国国民体质检测指标体系的变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3 姜丽言;钟亚平;;“超量恢复”理论在指导运动训练中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胡卫建;尚红;司洪波;宁宝坤;曲国胜;王建平;李磊;张天罡;孙刚;赵兰迎;李立;谢鹏;张海涛;刘亢;丁璐;高杨;徐一帆;刘晶晶;刘旋;;我国应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需求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邝丽,夏燕飞,张爱芳;优秀少年艺术体操选手体能训练有效手段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6 席玉宝,王少军;从超量恢复原理到系统科学原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高颀,刘海平;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生化指标的评定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彭建敏,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崔玉鹏,席新,冯炜权;运用生化指标对艺体运动员进行体能监测的初步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0 刘钰,肖宁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能对艺术表演效果的影响[J];冰雪运动;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58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58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