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山西岚县9102综放工作面承压水上带压开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03:39
【摘要】:我国煤层的开采数量大、面积广,受水害威胁比较严重,并且时常发生水-岩耦合突水导致的灾害事故,造成的结果不仅损失了很大的经济,还破坏了地下水原始环境,同时对社会造成较为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论文以山西岚县吕梁矿区的昌恒910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该面下伏有奥灰含水层、上有4煤采空区积水,切眼附近有F1断层,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开展9102综放工作面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查阅带压开采国内外论文水害防治前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周围钻孔表露的数据,利用地表探测、井下瞬变电磁检测、音频电透视探测和无线电波探测等手段,对该矿区的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岩层结构特点性质,地质岩层构造特点进行了系统具体的分析,试验主要研究了地质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微观成分和阻隔水性能,分析工作面水患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9102工作面9煤顶底板覆岩为软弱-中硬地层,其具有较好的隔、阻水能力。(2)采空区积水(4煤),断层水,9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9煤底板奥灰含水层是9102工作面内的主要水患因素。(3)在探得的地质异常体处钻孔注浆加固,防止产生涌水突水。物探异常区施工钻孔12个,工程量1109.2m,共注入水泥38.45吨。采用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在不同倾斜裂隙影响下,工作面推进不同距离时,采空区周围覆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范围和趋势。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周围覆岩的应力和位移会随着采空区距离和面积的增大而逐渐变大,工作面中部的应力会出现集中现象,其中部的应力和端部比较偏大,因此只有准确的确定工作面中部剖切面上的破坏范围和破坏程度,才能比较安全经济的预留防水煤柱。9102工作面的水流涌入量采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条件比拟法对进行了估计,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回采时9102工作面正常情况下涌水量约为50m~3/h,最大的涌水量约为120.0m~3/h。并根据工作面用水量和排水能力设计排水方案。计算了工作面两带高度预计及防砂安全煤岩柱高度,得到工作面采动最大导水裂隙带计算高度为81.43m,大于4煤至9煤间距61.45~76.77 m,可实现安全开采;最大突水系数采用突水系数法进行计算,各区域突水系数范围0.030-0.045MPa/m,相比于受构造破坏块段的临界突水系数值0.06 MPa/m都较小,通过计算得到最大安全隔水层厚度比值Tas范围为0.4538-0.5768,小于安全系数1,得出工作面存在突水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在防治水害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类似工作面的成功经验,得出了9102工作面安全开采的结论
【图文】:

示意图,路线,示意图,研究技术


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

综合曲线,坑透探测,异常区


建筑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 9102 工作面工程概况A 号可疑异常区在横向上(沿巷道走向方向)距离切眼 80~190m,纵向上(垂直走向)横贯整个工作面,该异常区衰减系数在 0.54~0.548 之间,对应 150#、0、5150#发射点的综合曲线图(见附图册二),由于该区域异常衰减幅度小,,推能为落差较小的断层发育区,见图 2-5 所示。建议对图中红色圆圈标定区域进行验证工作,确保回采工作顺利进行,钻探方式为沿煤层内部进行钻探施工。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82;TD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少波;;阳煤五矿15号煤带压开采安全评价及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5年06期

2 张荣华;;新民煤矿1~#井~8#、9~#煤带压开采危险性分区[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1期

3 王奇生;郭森;;带压开采分区划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太原科技;2008年04期

4 周平,朴树林;太原西山煤矿带压开采对晋祠泉水影响的研究[J];山西煤炭;1999年01期

5 李加祥;煤层带压开采的安全性预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5期

6 侯晓瑞;;煤层底板破坏带深度研究及其对带压开采的影响[J];山西焦煤科技;2016年ZB期

7 王慧明;;矿井带压开采安全评价及技术流程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8年05期

8 左明;;某矿工作面带压开采设计方案[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9 齐广新;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突水的预防[J];煤炭工程师;1995年04期

10 赵璐璐;;赵庄煤矿煤层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东燕;;柳林某矿奥灰水带压开采安全性分析评价[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东庞矿试采下组煤(9~#煤)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刘卫卫;郝世俊;翟恩发;赵永哲;程爱民;彭旭;高银贵;王庆;孙阳;;带压开采特厚煤层底板探查定向长钻孔工艺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蒋勤明;;邯邢地区下组煤带压开采技术战略思考[A];2017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张少春;张西民;;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判据的建立及应用[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6 齐蓬勃;齐明;;董家河煤矿承压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A];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及探查技术研究[C];2015年

7 马积福;;太原东山煤矿带压开采方法初论[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靳德武;董书宁;刘其声;;带(水)压开采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方向[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新武;;基于现场压渗的下组煤底板阻水性分析评价[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李南骏;;张双楼煤矿西四采区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亚春;朱庄煤矿“带压开采”技术防水患[N];经理日报;2009年

2 李新宏 李路;“沙曲矿带压开采防治水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韩亚春;实施带压开采 遏制矿井水害[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邢克强 李建民;攻克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5 张延颖;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新生邋通讯员 张延颖;葛泉矿防治水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7 白英;走上领导岗位应做到格物致知[N];阳泉日报;2012年

8 李新宏 李路;坚韧 勤奋 创新 求实[N];中煤地质报;2010年

9 记者 李仑 通讯员 周婷婷;科技挺起屯兰脊梁[N];中国煤炭报;2012年

10 张延颖;坚持做到四个结合[N];中国矿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耀青;带压开采岩体力水学理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李昂;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蕊;带压开采底板构造裂隙带活化导渗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牛建立;煤层底板采动岩水耦合作用与高承压水体上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浩;山西岚县9102综放工作面承压水上带压开采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2 郭国强;柳家庄矿底板破坏深度测试及带压开采安全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3 朱庆伟;赵庄矿下组煤带压开采条件评价[D];华北科技学院;2017年

4 刘跃东;带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规律的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常刚;高承压水上带压开采二_1煤构造扰动底板阻渗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符家驹;鲍店煤矿下组煤带压开采断层突水危险性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冯昊;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8 唐鑫;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安全带压开采条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王一栋;杨村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突水临界条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张杰;振兴二矿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4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34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