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矿区中低阶煤全孔径孔隙结构特征的实验研究
【图文】:
994) >450 50-450 15-50 <15隙的成因分类成气、储气和渗透性可直接由煤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和发育特征反的成因,对大量的实验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5-7],得出了不同孔隙煤样进行扫描电镜实验,分类如图 1.1 所示。
如图 1.3 所示。圆柱形孔 墨水瓶形孔 楔形孔图 1.3 不同形状孔示意图1.2.1.2 煤的孔隙特征的测试方法用来测试煤体结构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为物理方法,第二种为化学方法,第三种为物理化学方法。物理测试方法主要有:压汞法[11-14]、气体吸附、脱附法[15-17]、X 射线衍射法(XRD)[18]、红外光谱法(IR)[19]、扫描电子显微镜(SEM)[16, 20, 21]、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22]、小角中子衍射法(SANS)[23]、小角散射法(SAXS)[24, 25]、CT 成像技术(X-CT)[26, 27]和核磁共振技术(NMR)[28-30]等。煤体的表面信息和内部结构信息可以由若干方法得到,如压汞法、气体吸附脱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X 射线衍射法可以用来测定煤的晶体结构等信息。化学方法主要包括高倍透射电镜(HRTEM)以及铑离子的催化氧化反应(RICO)等方法,主要用途是探究煤体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方法[31],有代表性的是使用溶剂抽提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煤中可溶物质在溶剂中的表现,,来确定煤的化学结构及煤中组分对煤体结构的影响。(1)单一方法在研究孔隙结构方面,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做了大量研究。陈萍等[32]将煤的吸附回线进行了分类并根据吸附回线类型分析出对应的孔形结构特征。张素新等[33]通过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生蓉;帅琴;高强;田亚;徐生瑞;黄云杰;;基于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和压汞法的页岩孔隙结构研究[J];岩矿测试;2015年06期
2 李子文;郝志勇;庞源;高亚斌;;煤的分形维数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5年04期
3 姜家钰;雷东记;谢向向;张大伟;;构造煤孔隙结构与瓦斯耦合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4 郑庆荣;刘鸿福;李伟;要惠芳;阎纪伟;;煤孔隙结构构造变形的压汞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表征[J];中国矿业;2015年01期
5 张晓辉;要惠芳;李伟;王秀娟;阎纪伟;;韩城矿区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4年05期
6 李伟;要惠芳;刘鸿福;康志勤;宋晓夏;冯增朝;;基于显微CT的不同煤体结构煤三维孔隙精细表征[J];煤炭学报;2014年06期
7 宋晓夏;唐跃刚;李伟;曾凡桂;相建华;;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构造煤孔隙结构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8 王永刚;周剑林;陈艳巨;胡秀秀;张书;林雄超;;~(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煤中含氧官能团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3年12期
9 王聪;江成发;储伟;;煤的分形维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李子文;林柏泉;郝志勇;高亚斌;;煤体孔径分布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高峰;高温高压三相介质煤吸附瓦斯机理与吸附模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乔军伟;低阶煤孔隙特征与解吸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1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1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