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图文】:
6%;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比例在2003年达到峰值5.43%后,至2013年逐渐下降至4.38%[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如图1所示。然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及其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始终在高位波动。2006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历史峰值,死亡6647人,占当年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43%。至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缓慢下降至5843人,占当年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则上升至9.9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相对较大,如图2所示。图11994~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比例Fig.1Numberandproportionoffreewayaccidentsduring1994-2013图21994~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及比例Fig.2Numberandproportionoffreewayaccidentsfatalityduring1994-20131.1.2交通事故率及致死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2009~2013年,高速公路年均万公里事故率为1120起/万公里。此外,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发生事故极易导致车辆驾驶人、乘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2009~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死率(死亡人数/伤亡人数)为0.34,远高于其它等级公路。如图3所示。第10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1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如图1所示。然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及其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始终在高位波动。2006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历史峰值,死亡6647人,占当年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7.43%。至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缓慢下降至5843人,占当年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则上升至9.9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相对较大,如图2所示。图11994~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比例Fig.1Numberandproportionoffreewayaccidentsduring1994-2013图21994~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及比例Fig.2Numberandproportionoffreewayaccidentsfatalityduring1994-20131.1.2交通事故率及致死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2009~2013年,高速公路年均万公里事故率为1120起/万公里。此外,由于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发生事故极易导致车辆驾驶人、乘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2009~2013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死率(死亡人数/伤亡人数)为0.34,远高于其它等级公路。如图3所示。第10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淑庆;彭囿朗;肖莉英;孟思梦;王鹏;徐继鹏;;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2 李慧,王力强;道路交通事故的世界性对策——2004年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业务培训“核心观点”及启示[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常宇;王长君;;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4 陈定秋;朱德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季节变动规律分析及预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3期
5 陈春;;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5期
6 董宪元;方守恩;王俊骅;;交通事故案例检索优化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峰;;低驾龄驾驶人事故高发的原因与预防对策[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年11期
2 李娜;;运输车辆安全体系评价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6期
3 王红玲;;惩治我国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4 许得杰;钱勇生;王敏;曾俊伟;;甘肃省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4期
5 戴学臻;李昆华;邢磊;;泰赣高速杨公山隧道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6期
6 邓明阳;付锐;陈广交;;道路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指标的采集和统计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江雪;;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商业企业销售量预测方法研究[J];创新科技;2015年07期
8 柳坐宫;钱勇生;曾俊伟;;不同道路特大交通事故特征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5年03期
9 陈曦;刘跃洪;徐巍;刘树平;周宇;张德胜;杨灵;;德阳市道路交通伤人员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12年01期
10 陈晨;高嵩;吴超仲;周颖;;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窦以文;丁德平;李摇迅;张德山;储摇伟;;G2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与降水量相关性分析[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矫成武;公路交通安全系统化分析与评价方法及改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戴学臻;公路隧道运营安全评价及管理系统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唐亮;信息化条件下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吴乙万;人机协同下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苗苗;低驾龄驾驶员交通安全特性及事故预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谢彤;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菅庆兵;长沙市道路交通安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郭增茂;知识管理中RS-CBR案例检索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臣;高俊山;;我国事故管理研究现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邵祖峰;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北京汽车;2003年02期
3 李淑庆;道路线形车速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李秀丽;焦海贤;黄婷;刘伟;;基于驾驶适应性和人因工程的事故预防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陆斯文;方守恩;王俊骅;;单车道行人激进过街冲突和碰撞事故机理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孙岩清;尹树华;林初善;;基于粗糙集的CBR系统案例检索策略[J];电讯技术;2010年05期
7 顾方平;傅以诺;;论“险情+避让”二元事故认定模式[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8年02期
8 何勇;谈道路安全审计[J];公路;2002年04期
9 毛敏,喻翔;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10 李相勇,张南,蒋葛夫;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郇庆新;;交通安全岂能“与己无关”[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3年12期
2 谢文华;浅论保险与道路交通安全[J];安全与健康;2004年06期
3 卓明兴;交通安全进课堂值得一鉴[J];安全与健康;2004年08期
4 蒋夷牧;永恒的星辰——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而作[J];安全与健康;2004年10期
5 丁一;维护交通安全是全体公民的事——浅谈新《道路交通安全法》[J];世界汽车;2004年07期
6 贺辛;东京交通安全畅通措施[J];交通与运输;2004年03期
7 石明;沙特用鸡蛋宣传交通安全[J];交通与运输;2004年04期
8 徐清 ,占晋;交通安全最要紧[J];中等职业教育;2004年11期
9 ;推行社会化管理 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石门创造交通安全好经验[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4年08期
10 陈朝华;从法盲摆“酷”说起——谈如何搞好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德芳;;交通安全与天气变化初探[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2 廖正军;;道路交通安全度的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3 唐武;詹向阳;;交通安全的新解决方案——道路标示新材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德章;;道路交通安全中人的过错问题[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路峰;;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范围整治道路运输危化品安全问题[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7 许昌奇;刘洪涛;;抗灾救灾道路交通安全保畅的经验与反思[A];湖北公路交通防灾救灾安保工程专家论坛专辑[C];2008年
8 潘云华;周勇;杜兴无;徐远波;;十堰交通安全气象保障服务与防御对策[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9 ;加强自身建设 推进鸡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10 陈彩东;;如何为农村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旭东;探寻交通安全之路[N];北京日报;2003年
2 陈焕奎;改善道路交通秩序之我见[N];重庆日报;2000年
3 陈芸;依法管理道路交通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N];福建日报;2004年
4 肖云;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的启示[N];广安日报;2005年
5 郭亮;《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一年来回眸与展望[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郭世锋 通讯员 朱军 宋兵;世界交通安全“济南模式”画卷铺开[N];济南日报;2005年
7 周惠民;维护交通安全 分担社会责任[N];金融时报;2004年
8 邹勇刚;确保交通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化[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杨淑芳 姜建国;交通安全也要“扫盲”[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学刚;区域路网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斌;交通安全不确定测度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新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姜宁;基于风险耦合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铁军;公路穿村镇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及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杰;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分级量化标准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马辉;路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易振国;车路协同实验测试系统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昱;道路交通安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安梅武;道路交通安全宏观分析与建模[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宋轶群;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4 叶兴成;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谢华为;福建省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6 韩冰;营口市道路交通安全预防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孙慧芝;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8 庄妍;基于瓶颈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邱安邦;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李磊;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2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4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