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新型复合阻化剂的制备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自燃新型复合阻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和使用量巨大,煤自燃现象也非常严重,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开采和煤炭行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煤矿安全的重视,煤自燃火灾防治手段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中利用阻化剂防治煤自然发火是非常的经济实惠,并且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种简单高效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在国内外许多的矿井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选用常见的3种物理阻化剂和3种化学阻化剂,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中,分别制成20%阻化剂溶液对煤样进行阻化处理,通过被动的加温,研究阻化剂对煤样自燃特性参数影响,以CO产生量、耗氧速率、特征温度、阻化率和煤样升温速率为评价方法评价阻化剂的阻化效果,选出对黄陵1号矿煤样达到阻化效果最优的物理阻化剂MgCl_2和效果最优的化学阻化剂CO(NH_2)_2,然后将这两种单一的阻化剂进行复配。研究复合阻化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时的阻化效果,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复合阻化剂溶液浓度越高,阻化效果越好,通过综合分析得到,浓度为20%时复合阻化剂的性价比最高。在复合阻化剂浓度为20%,改变物理阻化剂和化学阻化的配比,得到MgCl_2和CO(NH_2)_2复配比例为1:3时阻化效果最优。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实验,分析复合阻化剂对煤分子中活性官能团产生的影响。实验表明:经复合阻化剂处理后,随阻化剂浓度的升高,煤样活性官能团的数量减少越明显;在复合阻化剂浓度为20%,随着化学阻化剂所占比例升高,煤样活性官能团的数量减少越明显。从微观进一步验证了复合阻化剂对煤样的阻化具有双重抑制作用,能更好的抑制煤的氧化,防止煤自燃的发生。本文结合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索了能够抑制煤氧化放热过程的高效阻化剂,为进一步研究阻化剂的复配,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对阻化剂防治煤自燃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阻化剂 煤自燃 自燃特性参数 复合 阻化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5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5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8-9
- 1.2.2 煤自燃研究技术方法9-11
- 1.2.3 煤自燃防治技术的研究11-12
- 1.2.4 煤自燃阻化技术的研究12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2-15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案13-14
- 1.3.3 技术路线14-15
- 2 阻化剂抑制煤自然发火理论基础15-23
- 2.1 煤自然发火15-16
- 2.1.1 煤自然发火条件15
- 2.1.2 煤炭自然发火过程15-16
- 2.2 煤自燃阻化剂的分类及阻化机理16-19
- 2.2.1 物理阻化剂及其阻化机理16-18
- 2.2.2 化学阻化剂及其阻化机理18-19
- 2.2.3 复合阻化剂19
- 2.3 阻化剂阻化性能的评价方法19-21
- 2.3.1 CO产生量19-20
- 2.3.2 耗氧速率20
- 2.3.3 特征温度20
- 2.3.4 阻化率20-21
- 2.3.5 阻化寿命21
- 2.3.6 低温氧化活化能21
- 2.4 本章小结21-23
- 3 阻化剂抑制煤自燃实验研究23-43
- 3.1 煤样制备及实验装置的介绍23-27
- 3.1.1 煤样的制备23-24
- 3.1.2 阻化剂的选择及阻化煤样的制备24-25
- 3.1.3 实验装置25-26
- 3.1.4 实验条件及步骤26-27
- 3.1.5 实验目的27
- 3.2 单一阻化剂阻化效果分析27-36
- 3.2.1 物理阻化剂阻化效果分析27-31
- 3.2.2 化学阻化剂阻化效果分析31-36
- 3.3 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实验研究36-41
- 3.3.1 不同浓度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实验研究36-38
- 3.3.2 不同配比复合阻化剂抑制煤自燃实验研究38-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4 复合阻化剂阻化煤样微观结构研究43-51
- 4.1 煤样的制备及实验装置介绍43-46
- 4.1.1 煤样的制备43-44
- 4.1.2 实验装置44
- 4.1.3 实验条件及步骤44-45
- 4.1.4 实验目的45
- 4.1.5 红外光谱吸收峰45-46
- 4.2 不同浓度复合阻化剂阻化煤样测试结果分析46-48
- 4.3 不同配比复合阻化剂阻化煤样测试结果分析48-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结论及展望51-53
- 5.1 主要研究结论51-52
- 5.2 展望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红玲;用氮气代替阻化剂[J];石油钻采机械;1983年02期
2 李孜军,吴超,李茂楠;阻化剂性能评价的氧化增重法研究[J];金属矿山;2000年03期
3 李孜军,吴超,李茂楠;阻化剂性能评价的氧化增重法研究[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年11期
4 董曰喜,张传业,王兆喜,白念祥;新型多用凝胶阻化剂的研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01年02期
5 李耕勤;利用阻化剂及均压防火探析[J];煤炭技术;2003年06期
6 张公慈,杨龙,李丙炎,张明富,伊新河;新型阻化剂在耿村煤矿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4年01期
7 肖辉;杜翠凤;;新型高聚物煤自燃阻化剂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8 肖辉;杜翠凤;;新型高聚物阻化剂的阻化效果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3期
9 褚廷湘;杨胜强;刘国忠;;选择胶体阻化剂浓度的一种方法[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01期
10 刘朝文;张青松;陆伟;;防灭火阻化剂的载体——高性能泡沫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伟;;防止煤炭自燃的化学阻化剂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朝瑜;煤的芳香性及氢键对钙基阻化剂抑制煤自燃作用的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润民;基于热解与热分析技术的阻化剂性能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洋;物理—化学笼式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秦豹;同忻矿8105工作面阻化防火技术研究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4 李成会;煤自燃新型复合阻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5 郭龙娇;兖州天池矿采空区防火阻化剂优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牛倩倩;卤盐及其复配阻化剂预防煤自然发火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郑兰芳;阻化剂抑制煤炭氧化自燃性能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谢锋承;阻化剂抑制煤自燃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会平;煤炭自燃气溶胶阻化防火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叶兵;防止煤炭自燃的阻化机理及阻化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煤自燃新型复合阻化剂的制备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