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注惰软件模拟及开发
【学位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241.8;TD752.2
【部分图文】:
采空区“三带”分布图
煤孔隙结构Fig.3Porestructureofcoal
典型的煤孔隙结构表征分别如图 3 和图4 所示。由煤的这些孔隙结构发现在煤层内部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孔隙,孔隙结构可以分为大孔、中孔、小孔、过渡孔等。漏风流在工作面进入后渗透入这些微小的结构中,带入的氧气在煤层内部循环流动,影响煤层的自然发火。图 3 煤孔隙结构Fig.3 Pore structure of coal图 4 煤孔隙截面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高喜艮;;“三注”综合法在治理穿采空区井筒火灾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5年04期
2 邵昊;蒋曙光;吴征艳;张卫清;王凯;;采空区注二氧化碳防灭火的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朱红青;刘鹏飞;刘星魁;姚美群;;采空区注氮过程中自燃带范围与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黄华;王菊;董苗苗;;液氮在煤矿火灾中的应用[J];安全;2011年11期
5 徐会军;刘江;徐金海;;浅埋薄基岩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1年03期
6 朱建芳;蔡卫;秦跃平;;基于移动坐标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8期
7 肖蕾;郭玉东;张平银;;注氮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09年01期
8 王俊峰;邬剑明;吴玉国;;基于火源探测的凝胶灭火技术在西铭矿49309工作面的应用[J];中国煤炭;2008年01期
9 李宗翔,韦涌清,孙世军;非均质采空区气-固耦合温度场迎风有限元求解[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2期
10 文虎,徐精彩,葛岭梅,邓军;煤自燃性测试技术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月红;移动坐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限体积法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山;西北地区侏罗纪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2 秦红星;口孜东矿大采高抽采条件下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别[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樊世星;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共生灾害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4 赵婧昱;煤二次氧化自燃的微观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香香;采空区注入低温氮气防灭火数值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温伟;大黄山矿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及注氮防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史磊;注氮条件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东坡;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1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