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采空区注惰软件模拟及开发

发布时间:2020-09-09 20:58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在开采过程中遗煤自燃引发的,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采空区自燃发生的因素有多种,但共同点还是由于漏风流带来充足的氧气,以及热量积聚造成的高温环境,因此,在对火灾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从这些基本理论入手。有限体积法是基于积分理论的一种选取控制体并通过离散方程对其解算的数学方法,从注惰防灭火技术的理论出发,综合有限体积法的数学模型思想,建立了采空区注惰防灭火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实验室实验如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缓慢氧化实验等确定模型中的相关参数。然后利用VB软件编制采空区注惰解算系统,开发软件,通过插值函数,离散分析计算出方程的解;软件分为登陆界面、参数输入、迭代计算和图形显示模块,软件成功运行后,利用其进行采空区注惰的解算,首先以林南仓矿为例,确定注氮的流量;然后确定注氮的最佳位置及点数。结论表明采空区注氮的位置在氧化带的刚开始部位且靠近进风巷的位置处最合理且效果最好,一点注氮流量强度大,但是区域范围小,因此通过对比发现三个点既不会使得注氮强度很小,又会使得大范围的区域都受到氮气的惰化。最终,对注氮前后的“三带”进行对比,发现,注氮后,氧化带向前推进,范围缩短,窒息带变宽,效果非常好,说明该软件的研究合理,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
【学位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241.8;TD752.2
【部分图文】:

采空区注惰软件模拟及开发


采空区“三带”分布图

煤孔隙


煤孔隙结构Fig.3Porestructureofcoal

截面图,煤孔隙,截面图,煤层


典型的煤孔隙结构表征分别如图 3 和图4 所示。由煤的这些孔隙结构发现在煤层内部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孔隙,孔隙结构可以分为大孔、中孔、小孔、过渡孔等。漏风流在工作面进入后渗透入这些微小的结构中,带入的氧气在煤层内部循环流动,影响煤层的自然发火。图 3 煤孔隙结构Fig.3 Pore structure of coal图 4 煤孔隙截面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高喜艮;;“三注”综合法在治理穿采空区井筒火灾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5年04期

2 邵昊;蒋曙光;吴征艳;张卫清;王凯;;采空区注二氧化碳防灭火的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朱红青;刘鹏飞;刘星魁;姚美群;;采空区注氮过程中自燃带范围与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黄华;王菊;董苗苗;;液氮在煤矿火灾中的应用[J];安全;2011年11期

5 徐会军;刘江;徐金海;;浅埋薄基岩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1年03期

6 朱建芳;蔡卫;秦跃平;;基于移动坐标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8期

7 肖蕾;郭玉东;张平银;;注氮防灭火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09年01期

8 王俊峰;邬剑明;吴玉国;;基于火源探测的凝胶灭火技术在西铭矿49309工作面的应用[J];中国煤炭;2008年01期

9 李宗翔,韦涌清,孙世军;非均质采空区气-固耦合温度场迎风有限元求解[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2期

10 文虎,徐精彩,葛岭梅,邓军;煤自燃性测试技术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月红;移动坐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限体积法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山;西北地区侏罗纪煤层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2 秦红星;口孜东矿大采高抽采条件下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判别[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樊世星;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共生灾害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4 赵婧昱;煤二次氧化自燃的微观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香香;采空区注入低温氮气防灭火数值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温伟;大黄山矿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及注氮防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史磊;注氮条件下采空区氧气浓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东坡;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面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5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15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