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举煤矿白垩系立井施工涌水量预测及防治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745
【部分图文】:
图 1.1 涌水量预测数学模型分类国井筒涌水量预测精度较低,80 年代对我国 50 个大水煤矿进行统计,预实测涌水量相比误差大于 50%的占 4/5,个别相差达 200 倍以上;影响井筒度的因素较多,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用的井筒涌水量预测方法比拟法、解析法、水均衡法、数值法等;预测步预测井筒涌水量的水文地质模型,二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三是代入参型,并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比拟法分为水文地质比拟法和 Q-S 曲质比拟法是以水文地质及开拓条件相似的实际涌水量来推算预测涌水量,勘测条件时才采用;Q-S 曲线法是以小口径钻孔的抽水试验资料为依据来。解析法即地下水动力学法,其求解有赖于边界条件、开拓条件、含水层信息定量充分的涌水量预测。水均衡法仅适用于具有独立水文地质单元的测。数值法是在计算机上,用数值方法求数学模型的解,能使数学模型更地质条件并便于求解,但调整参数时难免有主观性,使预测产生偏差;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涌水量计算方法[7]。水文地质资料丰富或有大型抽放水实验资料时,可使用数值法预测井筒涌
2.1 五举煤矿井水文地质特征2.1.1 井田基本概况(1)井田位置及范围五举井田行政区划属甘肃省崇信县新窑镇和灵台县龙门乡管辖。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6°56′30″~107°06′45″;北纬 35°03′45″~35°10′00′,其范围是由 68 个拐点所圈定的不规则区域,面积为 138.06km2。井田北至新窑镇政府,南达甘陕省界,西起新窑镇狼窝坝,东到灵台龙门乡,东西宽 16.0km,南北长 16km。五举井田位于华亭矿区赤城煤田南部,井田总体结构造型态呈西倾弧型单斜构造[25]。五举井田地理位置及范围见图 2.1 。五举煤矿煤炭资源地质储量 2.47 亿 t,有可采煤层 6 层,煤层平均总厚度 21.25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40 万 t/a,服务年限 51a,采用立井-暗斜井开拓方式,主、副、风三条立井设计井深分别为 684m、652m、667m(含 15m 水窝),矿井配套建设 240 万 t选煤厂,设计总投资 30.29 亿元(不含选煤厂),设计建设工期 56 个月。
2 五举矿水文地质特征及井筒涌水量预测井田范围内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自老而新有:中上三叠统延长组(T2-3y),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中侏罗统延安组(J2ya),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中上侏罗统安定组(J2-3a)),下白垩统六盘山群(K1L),新近系干河沟组(N2g)和第四系(Q)。具体地层结构,见附录二《五举井田综合柱状图(上、下)》。井田总体构造形态呈西倾弧型单斜构造,见图 2.2 井田及临区构造简图。整个井田构造形态为弧形西倾的单斜构造,煤层走向由北而南,由北东向转为南北向,再转为北西向。各煤层底板等高线也呈弧形形态。在单斜面上,由北而南,煤层被 DF6、DF10、DF7 逆断层切割破坏,但破坏范围不大。因此,整个井田在构造复杂程度分类上,可称为构造中等类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敬;王帅;袁强;蒋旭升;刘峰;孙鹏;张万彤;;立井井筒特大涌水封堵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15年12期
2 赵建会;张辛亥;;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材料流动性能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3 李敬周;贺永强;;主立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技术应用[J];煤炭工程;2014年09期
4 王昌;刘海强;郭红军;;水泥类注浆液性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25期
5 白传军;王平;;梁宝寺二号井副井井筒防治水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9期
6 周红卫;郭华;杨仪;;王浩铁矿矿坑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7 白运生;;浅析五举煤矿场地选择优化设计影响因素及措施[J];建设科技;2013年05期
8 刘伟;黄伟;张军甫;;注浆堵水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3年01期
9 钱自卫;姜振泉;曹丽文;孙强;;弱胶结孔隙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10 许燕;赵海峰;陈光源;;探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注浆技术[J];民营科技;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小军;任禄红;庞永贵;;超厚砂砾岩含水层综合防治水技术在斜井中实践[A];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三:地质与测量[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钱自卫;孔隙砂岩化学注浆浆液渗透扩散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杨秀竹;静动力作用下浆液扩散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屈浩;透明裂隙介质注浆扩散机理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段晓平;基于Feflow的范各庄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7年
3 蔡魏瑞;宁夏某煤矿三维地质建模及矿坑涌水量预测[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4 李蛟;高村铁矿露天采场地下水疏干预测及疏干工艺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7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17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