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采动覆岩裂隙时空演化与突水溃砂危险性决策模型

发布时间:2020-10-17 19:37
   本文围绕近松散含水层下采煤,覆岩采动过程中应力与裂隙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突水溃砂危险性空间多准则决策这一科学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基于信息熵理论与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对覆岩采动过程中应力与裂隙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采动覆岩裂隙时空演化状态的判据。最后,以泉店煤矿近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为例,建立了基于熵的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空间多准则决策模型,并开发了采动覆岩突水溃砂空间多准则决策系统。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建立了采动覆岩应力的时空立方可视化分析模型,对采动过程中覆岩应力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河南泉店煤矿11050工作面近松散含水层采煤作为地质原型,建立了采掘覆岩破坏研究的工程地质模型,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采动过程中覆岩应力时空演化进行了监测,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基于信息熵理论以及时空数据模型,提出了采动覆岩应力熵,建立了采动覆岩应力的时空立方可视化分析模型,对采动覆岩应力时空模型进行趋势分析,获得了采动过程中覆岩应力的时空演化特点。(2)建立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模型,对覆岩受采动影响而产生的裂隙的发育状态进行了定量描述。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演化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描述裂隙发育方向或混乱程度特征的裂隙熵,并对采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裂隙熵进行了计算。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对采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覆岩裂隙的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最后基于GIS对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演化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模型,提出了利用裂隙熵与分形维数结合的方法对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状态进行定量描述。(3)获得了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与下行开采过程中,重复采动导致的覆岩裂隙的演化特征。上行开采重复采动导致的覆岩裂隙分形维数在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分布特征为“马鞍型”,而下行开采重复采动导致的覆岩裂隙分形维数在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分布特征为“梯型”。(4)建立了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空间多准则决策模型,对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进行了决策分析。基于空间多准则决策理论,构建了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的决策因素体系:松散含水层、地质构造、隔水层、采动覆岩、开采活动。基于加权线性组合方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地质构造复杂指数,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对地质构造准则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与信息熵理论,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预测。基于加权线性组合方法,提出了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指数,结合信息熵理论,基于GIS对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进行了空间多准则决策,采用自然间断点法把决策结果分成了5个区。最后通过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模型的各个准则以及影响各个准则的子准则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开发了具有数据存储计算、制图、输出、决策等功能的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多准则决策系统,实现了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的快速决策。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745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案
2 地质概况
    2.1 概况
    2.2 地层概况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工程地质条件
    2.5 水体采动等级与煤岩柱类型
3 采动覆岩应力时空演化研究
    3.1 采动覆岩应力影响因素研究
    3.2 采动覆岩系统应力熵
    3.3 采动覆岩应力时空演化分析方法
    3.4 相似模型试验
    3.5 采动覆岩应力时空演化特征
    3.6 讨论与小结
4 采动覆岩裂隙时空演化研究
    4.1 分形和分维
    4.2 采动覆岩的裂隙特征
    4.3 采动覆岩裂隙特征参数计算
    4.4 采动覆岩裂隙的时空演化及其状态判据
    4.5 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演化
    4.6 讨论与小结
5 基于熵的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空间多准则决策
    5.1 空间多准则决策的分析过程与方法
    5.2 基于熵的采动覆岩突水溃砂危险性空间多准则决策
    5.3 不确定性分析
    5.4 采动覆岩突水溃砂空间多准则决策系统开发
    5.5 溃砂灾害预防与回采验证
    5.6 讨论与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强;;孤岛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7年02期

2 刘全明;于雷;;浅埋深综放采场覆岩结构对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3期

3 张国龙;蒋金泉;张培鹏;王普;裴云鑫;徐传伟;刘绪峰;;正断层活化影响下覆岩结构演化规律[J];煤炭技术;2017年09期

4 杨军;杨盛浩;周裕如;赵晔;许猛堂;;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模拟研究[J];绿色科技;2017年16期

5 赵晔;杨盛皓;周裕如;杨军;许猛堂;;条带开采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应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绿色科技;2017年20期

6 徐一帆;杨洪;;高速公路隧道覆岩稳定性评价的初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7 宋扬;;浅埋煤层覆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18期

8 孙力;杨科;闫书缘;许鸣皋;;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覆岩运移特征试验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9 张毅;;覆岩合理厚度确定方法[J];金属矿山;2013年12期

10 杨荣明;陈长华;宋佳林;高英勇;;神东矿区覆岩破坏类型的探测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滨滨;采动覆岩裂隙时空演化与突水溃砂危险性决策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管伟明;大井矿区巨厚煤层多分层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王秉龙;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承载结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冯军发;浅埋近距离煤层综采面覆岩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云广;高强度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许国胜;基于覆岩应力的岩层移动变形机理及预计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王宏志;地面窥视钻孔采动破坏机理及覆岩活动规律反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8 朱磊;基于光纤频移变化度的采动覆岩变形表征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9 郭文彬;孟加拉国Barapukuria井田三厚条件下协调减损开采理论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10 成小雨;厚煤层综采覆岩破断及裂隙演化机理三维大型物理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利剑;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魏飞;孟巴矿厚煤层开采覆岩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杨家坤;多煤层开采覆岩分布式光纤监测及破坏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任宏伟;煤田火区覆岩裂隙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5 季英明;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技术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6 张亮;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浆体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李柱营;钱家营矿近距离多煤层覆岩运移沉陷规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8 张俊鹏;神东矿区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赵立钦;补连塔煤矿特厚煤层综采一次采全高覆岩破坏特征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10 杜旭;多煤层赋存条件下采场覆岩“竖三带”分布规律研究与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45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45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