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7 18:00
   煤矿掘进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导致综掘工作面瞬时总尘浓度高达2500~3000mg/m3,严重威胁了矿工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风幕阻尘技术能有效阻控综掘工作面高浓度粉尘扩散造成的粉尘污染。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测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到了通风条件对综掘工作面风幕形成、运移及阻尘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了适用于不同断面综掘工作面的最佳风幕阻尘参数,对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技术基础。对掘进机截割产尘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运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分析了综掘截割煤岩产尘的颗粒基本特性,得到了粒度分布规律,为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依据综掘巷道风流-粉尘运动方程及平面冲击射流理论,明确了综掘工作面风流速度与风流紊流作用是影响粉尘颗粒扩散状态的主控因素,阐释了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机理。基于Realizable 模型、颗粒作用力方程和随机轨道模型,运用ANSYS Fluent软件对综掘工作面风流-粉尘两相流场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断面综掘工作面在不同通风条件下的风幕形成、运移及阻尘规律,即附壁风筒与迎头距离增加、附壁风筒径轴流量比增大、通风系统压抽比减小、抽风筒布置于与压风筒相对的巷道边侧、抽风口距迎头距离减小,有利于径向旋流风幕运移、转变,形成有效的轴向阻尘风幕,高浓度粉尘的扩散污染距离也随之减小。构建了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实验系统,运用该系统验证了优化改进所形成的组合式轻质柔性附壁风筒的基本性能,在此基础上实验获取了不同通风条件下实验巷道内的风流速度、风流方向、风幕形成耗时、粉尘浓度分布等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所得到的通风条件影响径向旋流风幕阻尘规律,明确了适用于不同断面综掘工作面的最佳风幕阻尘参数范围,即除尘风机排风口距迎头距离附壁风筒距迎头距离≥20m,附壁风筒径轴流量比≥0.8,通风系统压抽比≤0.75,抽风口距迎头距离≤3m时,能够在掘进司机前部空间快速形成有效轴向阻尘风幕,阻控了高浓度粉尘的扩散。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分别在蒋庄煤矿3 下612运输巷、回坡底煤矿东五采区进风巷、东滩煤矿63 上08运输顺槽综掘工作面构建了径向旋流风幕阻尘系统并对最佳风幕阻尘参数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掘进司机前部断面空间均形成了有效轴向阻尘风幕且阻尘效果良好,工作面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位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714.4
【部分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风幕


山东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绪论??了优化改进形成的组合式轻质柔性附壁风筒的基本性能,测定分析了不同通风??条件下实验巷道内风流速度、风流方向、风幕形成耗时、粉尘浓度分布等数据,??验证了通风条件影响径向旋流风幕阻尘规律;最终,构建了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系统并在不同断面综掘工作面进行了工程应用,证明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截割产尘颗粒特性及风幕阻尘基础理论??

煤尘,粒度,密封袋,马尔文


为本实验的粉尘采样点。利用人工取样法,现场采集并利用密封袋封装掘进司??机位置粉尘。运用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如图2.1所示)对所取的煤岩尘样的粒度及分散度进行了测定分析。??in?hi??图2.1?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Fig.?2.1?Mastersizer?3000?laser?diffraction?particle?size?analyzer??图2.2及图2.3分别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频率分布直方图。表2.3及表??2.4分别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分布数据,表2.5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分??析结果。??由表2.3?2.5及图2.2?2.3可知:??①

频率分布直方图,煤尘,粒度


为本实验的粉尘采样点。利用人工取样法,现场采集并利用密封袋封装掘进司??机位置粉尘。运用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如图2.1所示)对所取的煤岩尘样的粒度及分散度进行了测定分析。??in?hi??图2.1?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Fig.?2.1?Mastersizer?3000?laser?diffraction?particle?size?analyzer??图2.2及图2.3分别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频率分布直方图。表2.3及表??2.4分别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分布数据,表2.5为煤尘和岩尘尘样的粒度分??析结果。??由表2.3?2.5及图2.2?2.3可知:??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柴龙成;;综掘工作面综合除尘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年02期

2 张磊;;综掘工作面设备快速安全安装工艺的应用[J];矿业装备;2019年04期

3 卢荣林;;三河尖煤矿综掘工作面空气帷幕法降尘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16期

4 孙振中;刘伟;付衍刚;;浅谈综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J];煤炭工程;2012年02期

5 赵伟;张锦宏;;综掘工作面除尘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6 杨端庆;李勇;陈承建;;全断面封闭式综掘工作面防尘方法的推广与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3期

7 赵英俊;;边抽边掘抽放技术在高瓦斯综掘工作面掘进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9期

8 樊荣金,崔联合;网络技术在综掘工作面搬家中的应用[J];煤;2004年02期

9 李孚;除尘技术在综掘工作面的应用[J];煤;1994年05期

10 游葵,吴泽源,刘崇友;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除尘系统的模拟试验[J];煤炭工程师;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昊;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风幕阻尘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庆国;煤矿综掘工作面泡沫—水雾一体化降尘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赵洪建;煤矿综掘工作面视频融合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李艳强;综掘工作面分风降尘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芳;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式通风粉尘流场及其控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2 安道根;综掘工作面搬运作业及其损伤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刘青林;综掘工作面作业疲劳及合理轮班方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杨卫林;煤矿综掘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

5 康卓伟;涡旋气动雾幕控尘技术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6 陈伟峰;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的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晋继伟;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与多级防尘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8 卢英东;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与综合降尘技术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

9 刘亚力;综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磊;基于PLC的煤矿综掘工作面综合控制中心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8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58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