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分子模拟的软硬煤瓦斯吸附扩散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4:33
   软硬煤分子结构的差异及其对吸附解吸扩散差异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是煤层瓦斯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发可行性评价的重要方面。从微观角度开展以上研究是发现和解释宏观规律的必要手段。目前,有关煤吸附扩散特性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物理实验研究,把微观规律与宏观规律方面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论文选取了无烟煤、焦煤和肥煤典型软硬煤样,开展了X射线衍射实验,查明了软硬煤分子结构参数的差异。参照晶体结构数据库ICSD中石墨的晶胞参数,构建优化了不同孔径和水分含量的超晶结构模型,体现了软硬煤分子结构差异。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GCMC),模拟了甲烷在1nm、3nm和5nm孔径内软硬煤的等温吸附规律,且对比分析了相同孔径软硬煤吸附差异特征,从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方面阐明了差异机理。分析了甲烷在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不同下的吸附特征,揭示了这两个因素对甲烷在软硬煤中吸附影响规律。用分子动力学法(MD)模拟研究了软硬煤的瓦斯扩散规律,分析了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下,典型软硬煤的扩散特性差异。模拟了1nm、3nm和5nm孔径内甲烷在软硬煤中的扩散差异特征。计算了三组典型软硬煤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通过Arrhenius方程拟合计算得到三组煤样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超晶胞结构模型从晶胞倍数、层数,来反映软硬煤的延展度(La)、堆砌度(Lc)和层间距(d_(002))差异。超额吸附量在1nm孔径下最大、3nm次之,5nm最小;在同一孔径和温度下,相对于硬煤,软煤甲烷超额吸附量更大。随着含水量增加,甲烷在软硬煤中的吸附量均减小,当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煤对甲烷吸附量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原因是煤结构模型的吸附位基本被水分子占据。随着温度的升高,软硬煤吸附量均呈下降趋势,且软煤始终高于硬煤,另外软硬煤吸附量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软硬煤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甲烷在软硬煤中的扩散系数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模拟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软煤扩散系数均大于硬煤。计算得到的扩散系数进行了Arrhenius方程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三组软硬煤的活化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硬煤,软煤的活化能更小,说明甲烷在软煤中更易扩散出来。
【学位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712
【部分图文】:

路线图,总体技术,课题研究,路线


在运用 MS 分子模拟方法模拟甲烷分子在孔隙内吸附和扩散的过程中对比同煤阶软硬煤在甲烷扩散量、扩散系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研究孔径、水分和压力的变化对甲烷分子在孔隙内扩散的影响,且分析产生这种影响。(5)在分子层面研究分析甲烷分子在孔隙内的吸附和扩散在分子模拟法模拟甲烷分子吸附和扩散的过程中,从分子层面研究分析甲在孔隙内聚集、储存、流动等分布形式,并研究使甲烷分子以此种形式分的变化规律,从分子层面解释甲烷在煤孔隙内吸附和扩散的变化规律。

示意图,分子动力学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 3-1 分子动力学方法原理示意 3-1 Principle diagram of molecular dy——(3-23)进行反复求解,可以不同时刻作用在各粒子的势能,的过程。通微分方程来求解的标准算法称运动轨迹可以通过有限微分法来整运动过程分割为任意多个、时用力是其与体系中其他粒子相互定的 时刻体系为初始坐标,初速+ 时刻的位置和速度,那么 就

模型图,硬煤,软煤,模型


J1 J2图 4-2 1nm 软煤模型 J1(002)和相应的硬煤模型 J2(002)-2 10 Soft coal model J1(002)and the corresponding hard coal model J2(J1 J2图 4-3 3nm 软煤模型 J1(002)和相应的硬煤模型 J2(002)-2 30 Soft coal model J1(002)and the corresponding hard coal model J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兆中;韩金轩;付蔷;李小刚;张健;;煤储层不同尺寸孔中H_2O对CH_4解吸扩散的分子模拟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5期

2 刘彦伟;刘明举;;粒度对软硬煤粒瓦斯解吸扩散差异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5年03期

3 相建华;曾凡桂;梁虎珍;李彬;宋晓夏;;CH_4/CO_2/H_2O在煤分子结构中吸附的分子模拟[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7期

4 宋晓夏;唐跃刚;李伟;曾凡桂;相建华;;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构造煤孔隙结构的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5 邓康;孙振范;常勇慧;冯华杰;;甲烷的自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广东化工;2014年04期

6 张飞燕;韩颖;;煤屑瓦斯扩散规律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9期

7 刘彦伟;魏建平;何志刚;刘明举;;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动态过程的影响规律与机理[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8 马东民;马薇;蔺亚兵;;煤层气解吸滞后特征分析[J];煤炭学报;2012年11期

9 姜永东;阳兴洋;刘元雪;周维新;韩兴江;梅世兴;胡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中甲烷解吸特性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2期

10 李小明;曹代勇;;不同变质类型煤的结构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明;构造煤结构演化及成因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刘彦伟;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欧志鹏;纳米孔隙中甲烷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2 宋晓;声波作用下煤层气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林也平;链结构对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4 何瑞雪;水溶性大豆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梁建明;离子交换型Mazzite及Levyne沸石储氢性能的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荆雯;甲烷在构造煤中吸附和扩散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吴建洋;分子模拟研究醇/水在沸石分子筛膜中的吸附与扩散[D];厦门大学;2009年

8 温志辉;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8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58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