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与风险性评估
发布时间:2017-04-05 22:15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与风险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改变地表活动的加剧,温室效应与城市化进程的叠加效应日益突出,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安全。特别是海陆过渡带面临的自然灾害危险性不断增大,承灾体的暴露性不断加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其损失风险必然大幅度增加。因此海陆过渡带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国际灾害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分析研究海陆过渡带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评估系统系统构成及灾害风险的特征与作用机制,并对易灾区域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为进一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自然灾害是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就是分别评估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和承灾体的暴露-易损性。本研究首先基于历史资料记录,研究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选择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热带气旋灾害为代表,通过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构成的研究,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选取致灾因子强度和频率为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选取地形因子危险性等级、河网密度、植被覆盖度、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选取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面积农作物百分比和百人病床数作为承灾体暴露-易损性指标,,计算各类灾害风险,最后综合评估得到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风险,并绘制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对于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及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部湾经济区受多季风环流影响,气象系统复杂,又因为海陆过渡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导致北部湾经济区灾害频发。从历史灾害的统计来看,上思县、钦州市、玉林市、浦北县、博白县和沿海的大部分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玉林市、钦州市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对水资源调节能力差,干旱灾害发生频率也最大。而北部湾经济区由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震频度不高,强度不大,震带不多和震源浅的小震区。 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风险总体分布东高西低,灾害风险多集中在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沿海的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和玉林市等县市是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偏高的地区,而西部的马山县、隆安县、大新县、凭祥县等县市是自然灾害风险指数较低,灾害风险小。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时空分异 北部湾经济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综述14-16
- 1.2.1 国内外灾害风险研究的兴起14-15
- 1.2.2 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发展15-16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6-19
- 1.3.1 研究内容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3.3 技术路线17-19
- 2 理论与方法19-27
- 2.1 理论基础19-21
- 2.1.1 自然灾害及其特征、分类19-21
- 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基础21-24
- 2.2.1 自然灾害系统21-22
- 2.2.2 风险评估22
- 2.2.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及评估内容22-24
- 2.3 主要评价方法24-27
- 2.3.1 概率和统计方法25
- 2.3.2 AHP 基本原理与步骤25
- 2.3.3 加权综合评价法25-26
- 2.3.4 几何平均法26-27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及处理27-35
- 3.1 研究区概况27-31
- 3.1.1 水文背景27
- 3.1.2 气候背景27-28
- 3.1.3 地形地貌28-29
- 3.1.4 土壤29
- 3.1.5 植被29
- 3.1.6 社会经济条件29-30
- 3.1.7 研究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0-31
- 3.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31-35
- 3.2.1 统计数据来源31-32
- 3.2.2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及预处理32-35
- 3.2.3 插值数据处理35
-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35-53
- 4.1 自然灾害时空分异36-48
- 4.1.1 洪涝灾害36-40
- 4.1.2 热带气旋灾害40-43
- 4.1.3 干旱灾害43-45
- 4.1.4 寒冻害45-46
- 4.1.5 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等气象灾害46
- 4.1.6 地震灾害46-47
- 4.1.7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7-48
- 4.2 综合自然灾害时空分异48-53
- 5 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53-71
- 5.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估单元的划分53-54
- 5.1.1 构建原则53-54
- 5.1.2 评价单元的划分54
- 5.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54-57
- 5.2.1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55
- 5.2.2 指标权重的确立55-57
- 5.3 单灾种灾害风险评估57-64
- 5.3.1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58-59
- 5.3.2 指标意义59-60
- 5.3.3 洪涝灾害风险综合评估60-62
- 5.3.4 单灾种灾害风险计算62-64
- 5.4 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64-71
- 5.4.1 干旱、热带气旋灾害风险评估64-68
- 5.4.2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68-71
- 6 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的构建71-76
- 6.1 加快建立灾害风险预警体系71-72
- 6.1.1 建立和完善社区(村)监管部门的基本单元预警体系71
- 6.1.2 基于 GIS 的网络联动预警机制71-72
- 6.1.3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72
- 6.2 建立多元化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72-73
- 6.2.1 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编制风险区划图72-73
- 6.2.2 制定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和措施73
- 6.2.3 加强自然灾害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的建设73
- 6.3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73-76
- 6.3.1 全面合理进行北部湾区域城市规划,加快建设74
- 6.3.2 注重灾害宣传74
- 6.3.3 以演练促进应急预案的完善74-75
- 6.3.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地方应急资金及物资储备制度75-76
- 7 结论与展望76-78
- 7.1 主要结论76-77
- 7.2 不足与展望77-78
- 7.2.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评估指标的完善77
- 7.2.2 自然灾害灾情监测、灾害损失评估与统计的完善77
- 7.2.3 继而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管理77-78
- 参考文献78-80
- 附录80-85
- 参加过的科研项目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85-86
- 致谢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车良革;胡宝清;李月连;;1991-2009年南流江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地质相关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廖雪萍;覃卫坚;唐炳莉;丘平珠;;广西近50年暴雨日数变化的小波分析[J];气象;2007年12期
3 田晓;;强化媒体对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作用[J];社科纵横;2008年06期
4 马宗晋;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60年的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5 王静爱;史培军;王平;朱骊;张惠远;;1949~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6年01期
6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J];自然灾害学报;1999年02期
7 蒋卫国;李京;陈云浩;盛绍学;周冠华;;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体系(Ⅰ)——原理与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与风险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