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安全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10:08
本文关键词:通航安全指数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山东辖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客运吞吐量、水上交通流等多项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随着航运经济的发展,港口码头不断扩建,航行密度不断加大,通航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山东辖区潜在的事故风险也在增加,已逐渐成为山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的主要隐患。 结合山东辖区通航特点,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现有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山东沿海通航环境,统计并分析历年来山东辖区通航事故,根据事故分析,确定通航安全评定标准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划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模对船舶交通安全进行研究,建立通航安全指标评价体系模型,并通过多项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验验证。 该模型的建立对于建立安全监管分级模式提供了依据,并在不同等级下向船舶提出合理的安全航行建议;该项研究对于海事部门加强监管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为合理地进行船舶交通组织和疏导,向船舶提出安全航行建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最后,本文结合山东水域监管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的通航安全监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山东水域 安全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山东辖区通航安全指标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通航安全研究状况11-12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2-13
- 第2章 山东辖区通航环境分析13-33
- 2.1 山东辖区范围划分13
- 2.2 辖区自然环境分析13-16
- 2.2.1 辖区自然环境概况13-14
- 2.2.2 气象14-16
- 2.2.3 水文16
- 2.3 辖区通航环境分析16-31
- 2.3.1 辖区通航环境概况16-17
- 2.3.2 辖区主要港口17-19
- 2.3.3 辖区主要航路19-21
- 2.3.4 辖区助航标志概述21-22
- 2.3.5 辖区渔船、主要渔场及养殖区分布情况22-26
- 2.3.6 辖区禁航区、倾废区及碍航物情况26-28
- 2.3.7 辖区主要避风港湾及锚地28-30
- 2.3.8 渤海海域油田分布概况30-31
- 2.4 山东辖区自然条件与通航环境综合分析31-33
- 2.4.1 寒潮大风和浓雾等恶劣天气海况威胁船舶航行安全31-32
- 2.4.2 沿海主要航路汇聚区多,通航安全风险增加32
- 2.4.3 沿海主要航路穿越渔船密布的传统渔场,通航秩序复杂32
- 2.4.4 渤海湾优良避风锚地不足,容易引发水上交通事故32-33
- 第3章 山东辖区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33-51
- 3.1 辖区事故总起数变化趋势33
- 3.2 按事故等级分析33-34
- 3.3 按事故发生水域分析34-37
- 3.4 按事故发生时间分析37-39
- 3.4.1 按季度分析38
- 3.4.2 按月度分析38-39
- 3.5 按事故类型分析39-46
- 3.5.1 碰撞事故分析40-42
- 3.5.2 搁浅/触礁事故分析42-44
- 3.5.3 触损事故分析44-46
- 3.6 按气象海况分析46-48
- 3.7 山东局辖区事故规律特点48-51
- 3.7.1 事故类型集中48-49
- 3.7.2 事故发生时间段集中49
- 3.7.3 事故发生区域相对集中49
- 3.7.4 恶劣气象海况下事故多发49-50
- 3.7.5 涉渔碰撞事故突出50-51
- 第4章 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51-63
- 4.1 综合评价指标及评价等级的确定51-53
- 4.1.1 综合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原则51-52
- 4.1.2 通航环境评价指标的选取52
- 4.1.3 通航环境评价等级的划分52-53
- 4.2 评价指标的分析和指标值的确定53-56
- 4.2.1 气象海况因素53-54
- 4.2.2 船舶密度54-55
- 4.2.3 岸基助航设施55
- 4.2.4 其他因素55-56
- 4.3 综合安全指数评价模型建立56-61
- 4.3.1 综合评价模型体系的建立56-57
- 4.3.2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57
- 4.3.3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57-60
- 4.3.4 评价模型的建立60-61
- 4.4 综合安全指数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61
- 4.5 通航环境分级61-62
- 4.6 模型实际应用中的改进62-63
- 第5章 山东辖区通航安全指数评价63-75
- 5.1 山东局辖区评价水域划分63-66
- 5.2 评价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66-72
- 5.2.1 成山角和石岛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66-67
- 5.2.2 长岛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67-69
- 5.2.3 渤海海峡以东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69-70
- 5.2.4 青岛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70
- 5.2.5 东营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70-71
- 5.2.6 岚山港区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71
- 5.2.7 评价水域通航安全指数主要影响因素小结71-72
- 5.3 评价水域通航安全指数计算与分级举例72-75
- 5.3.1 成山角水域通航安全指数评价举例72-73
- 5.3.2 长岛水域通航安全指数评价举例73-75
- 第6章 对通航安全监管的建议75-76
- 第7章 结束语76-77
- 参考文献77-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元丰,唐兴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高岩松,吴兆麟;厦门港航道环境危险度的分析与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胡甚平,方泉根,夏海波;船舶航行规范化安全评估技术与相对风险评估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何晖光,吴兆麟,方祥麟;海上交通环境的综合评价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王明涛;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系数确定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1999年02期
6 丁振国;;通航环境危险度影响因子评价与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7 熊文海;;FSA在青岛港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估中的应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于精忠;陈锦标;肖英杰;陈婷婷;孙成功;;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黄浦江各弯曲航道航行危险度评价[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通航安全指数评价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