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式工业油雾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静电式工业油雾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制造业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往往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油雾,这些油雾粒子弥漫在车间内,不仅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还会影响精密加工的质量。因此为了减小油雾对人体的伤害、改善车间工作环境,研究净化工业油雾的净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净化车间内油雾净化的主要方法是:静电法、过滤法和离心分离法。静电式净化装置具有能耗小、风阻小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因此静电式净化装置被广泛用于机加车间内的油雾净化。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根据车间内的具体情况和经典净化效率公式及其拓展公式,设计研究出一种适用于工业油雾的静电式净化装置。采用公式计算和理论分析方法,计算静电式净化装置的主要参数,根据参数来选取合适的部件,研制出静电式净化装置,并理论上分析了油雾粒子粒径、风速和电压对净化效率的影响。2.针对现有的清洗装置清洗自动化低、耗时耗力的缺点,基于51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自动清洗通风管道内过滤网的装置,该装置以51单片机为清洗装置的控制部分,可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转动机构转动,实现自动化清洗功能。3.油雾粒子在静电场中的停留时间越大,静电器的净化效率越高,设计出一种新型气流分布板组合,气流分布板上下开孔率不同,可以增加粒子在静电场中的停留时间,并使用UG建立净化装置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净化装置进行了流体力学的分析,验证这种新型气流分布板可以增加油雾粒子在净化装置内的停留时间。
【关键词】:静电式净化装置 净化效率 清洗 FLUENT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88.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课题来源10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1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11-12
- 1.3 油雾净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5
- 1.4 静电法净化技术的理论基础15-22
- 1.4.1 静电法净化装置的发展历程15-16
- 1.4.2 静电法净化技术的净化原理16-18
- 1.4.3 静电式净化装置的基本分类18-20
- 1.4.4 影响静电式净化装置净化效率的因素20-22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2-24
- 第2章 静电式油雾净化装置的总体设计24-50
- 2.1 净化装置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24-25
- 2.2 设计确定净化方案25-29
- 2.2.1 机加车间油雾混合气体净化工艺流程25-26
- 2.2.2 过滤网型号的选取26-29
- 2.3 静电式净化装置参数的选取29-39
- 2.3.1 放电极形状的选择29-31
- 2.3.2 两极板间距和放电极间距的选择31-32
- 2.3.3 静电式净化装置主要参数的设计32-38
- 2.3.4 静电式净化装置型号的选取38-39
- 2.4 静电式净化装置动力源的设计39-42
- 2.4.1 风机功率的计算40
- 2.4.2 风机型号的选择40-41
- 2.4.3 风量调节系统的设计41-42
- 2.5 静电式净化装置的样机42-46
- 2.5.1 测量净化装置风速的仪器44
- 2.5.2 测量试验结果44-46
- 2.6 影响净化装置性能的因素46-48
- 2.6.1 油雾粒子粒径对装置性能的影响46-47
- 2.6.2 工作电压对装置性能的影响47
- 2.6.3 通风风速对装置性能的影响47-48
- 2.7 本章小结48-50
- 第3章 静电式净化装置的清洗装置50-64
- 3.1 清洗装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状况50-54
- 3.1.1 清洗装置的研究意义50-51
- 3.1.2 清洗装置的研究现状51-54
- 3.2 清洗装置总体方案设计54-56
- 3.2.1 清洗装置的设计思路54
- 3.2.2 清洗装置的的工作原理及过程54-56
- 3.3 清洗装置的整体设计和元件选取56-58
- 3.3.1 清洗装置的整体设计56
- 3.3.2 清洗装置的设计和关键零件选取56-58
- 3.4 清洗装置控制部件的设计58-61
- 3.4.1 程序编写59-61
- 3.5 清洗装置其他部件的设计61-62
- 3.6 清洗装置清洗效果的实验62-63
- 3.7 本章小结63-64
- 第4章 基于FLUENT的净化装置气流分布板的设计64-74
- 4.1 Fluent软件概述及其特点64-65
- 4.1.1 Fluent软件的概述64
- 4.1.2 Fluent软件的特点64
- 4.1.3 使用Fluent软件的意义64-65
- 4.2 气流分布板的设计65-68
- 4.2.1 气流分布板简介65
- 4.2.2 气流分布板件的研究现状65-66
- 4.2.3 气流分布板件的设计66-68
- 4.3 气流分布板的建模与仿真68-72
- 4.3.1 气流分布板件的建模68-69
- 4.3.2 模型网格的划分69-70
- 4.3.3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仿真收敛条件70
- 4.3.4 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70-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结论与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2-84
- 致谢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吉椿;油运中的油雾污染与人体健康[J];交通环保;1983年02期
2 李永祥;;消除油雾装置的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5期
3 欧阳一平;;油雾和油雾探测[J];船舶节能;2000年02期
4 郭永葆;;“油雾”与“油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4期
5 ;矿井空气中的油雾及其减少途径[J];工业安全与环保;1974年05期
6 吴灼坤;捕集喷油嘴试验台的油雾[J];劳动保护;1979年12期
7 J. Bernert;张正国;;铝冷轧设备上的油雾分离[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2年08期
8 С.П.波波维奇;肖通遥;;掘进工作面油雾预防法[J];国外金属矿采矿;1988年08期
9 寇大生,林嘉璧;矿井空气中的油雾对人体的危害[J];煤炭工程师;1989年05期
10 С.П.ПОЛОВИЧ;蒋运仁;;掘进工作面油雾的防止方法[J];工业安全与防尘;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扬;;空调式厂房内的油雾治理[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严丽珍;傅树琴;张志东;邹红雨;;金属加工过程的油雾控制及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勇;张建海;杨小丰;;住宅烟道油雾爆燃可能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冬生;侯海燕;余斯安;;纳米TiO_2对机械加工车间的油雾净化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镡永亮;油雾润滑系统管道油雾凝结的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王俸林;流经缝隙的较大油雾颗粒行为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彭亮;超声波对油雾凝聚作用机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王文宾;静电式工业油雾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5 戎娜;超重力方法处理工业油雾废气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6 黄绪震;沿程油雾颗粒粒度损失机理及其数学建模[D];东北大学 ;2009年
7 马子生;油雾颗粒喷射碰壁及油膜形成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王治彬;关于油雾颗粒运动过程中凝缩机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张伟;连退平整支承辊轴承腔内油雾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润滑效果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王海洋;基于偏振光法油雾浓度检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静电式工业油雾净化装置的设计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