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应急救援与生命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16:35
  介绍了一种煤矿应急救援与生命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集压风供氧、水及流食供给、救灾通信、束管监测、应急供电及避难所内环境监测、人员定位、视频系统接口等技术功能于一体的,并可作为移动气体分析监测系统使用,及通过地面预设钻孔与避难所内各系统对接,实现现场的救援、监测、指挥、后勤保障功能,将紧急避险系统能力最大化。 

【文章来源】: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煤矿应急救援与生命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研究


压风供氧系统图

避难所,内压力,压差


(3)长时间供氧后,避难所内压力会急剧增加,从而导致避难所内压力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压风柜侧面设置压差表,可测定避难所内外压差,当避难所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泄压阀排气控制避难所内外压差处于200~1000Pa。如图2所示。2.2 供水供流食装置

控制图,控制图,水击,管道


装备平台配备供水供流食装置,通过钻孔为避难人员提供流食供给,延长避难人员等待救援时间。在压力管道中,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改变,从而造成瞬时压力显著、反复、迅速变化的现象,即产生所谓水击现象。水击现象发生时,压力升高值可能为正常压力的好多倍,使管壁材料承受很大压力;压力的反复变化,会引起管道和设备的振动,严重时会造成管道、管道附件及设备的损坏。因此在装置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水击的因素,以保证避难所供水供流食装置安全稳定的运行。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轻水击造成的危害。一是阀门开关控制。延长阀门开关时间,尽量将直接水击改变为间接水击;二是限制管道流速,将供水供流食装置最大流速限制在3~5m/s;三是增加管道弹性。由于本系统采用垂直输送,管道内速度与管径无关,与管道性质有关,因此通过选择富有弹性的高压胶管,吸收冲击能量,减轻水击;四是阀门前设置空气室或溢流阀,水击发生时,空气室里的空气受到压缩,或在水击发生时,将部分液体从管中放出,从而使水击压强降低;五是减压缓冲控制。管路设置缓冲罐,将井上流食先引入缓冲罐,缓冲罐底部设置弹簧进行缓冲[4]。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ZJC3D车载矿山救援指挥系统的应用[J]. 张军杰.  煤炭技术. 2015(12)
[2]井下避难硐室压风供氧分布规律研究[J]. 金龙哲,王奕,汪澍,詹子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4(08)
[3]基于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探讨[J]. 李隆庭.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02)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研究[J]. 杨大明.  中国煤炭. 2011(11)
[5]常村矿避难硐室地面钻孔生命保障系统研究[J]. 韩海荣,金龙哲,高娜,李斌,王鹏,李玲.  金属矿山. 2011(05)
[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J]. 孙继平.  工矿自动化. 2010(11)
[7]车载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J]. 王理,王峰,张军杰,葛学玮,任楠,房文杰.  煤矿安全. 2009(06)
[8]美国煤矿安全工作最新进展[J]. 刘承秘.  中国煤炭. 2008(02)
[9]国外井工矿避灾硐室的应用及启示[J]. 赵利安,王铁力.  煤矿安全. 2008(02)

硕士论文
[1]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研究[D]. 李阳.西安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1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1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