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陈家沟煤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14:49
  煤炭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煤矿火灾仍然是煤矿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由于煤矿综放采空区开采强度大,冒落空间高,一次性遗煤较多,工作面供风量相对较大,再加上工作面通风难以管理,使采空区容易遗留大量浮煤,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华亭陈家沟煤矿3103综放工作面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综采低位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分层厚度10m,其中机采厚度3m,放顶煤厚度7m,采放比1:2.3。该工作面采用分段间隔多轮顺序放煤,两采一放,截深0.6m,循环步距为1.2m。本文采用现场观测、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陈家沟煤矿3103综放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和程序升温实验,对煤自燃特性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得出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2天;其次,通过现场观测和生产状况确定了采空区浮煤厚度,即进回风顺槽及两端头支架处浮煤厚度为8.75m,工作面中部的浮煤厚度为1.88m;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工作面采空区空隙率和渗透率分布规律,并结合工作面实测数据,建立采空区渗流数学模型及三维物理模型,并应用ANSYS 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采...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陈家沟煤矿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判定研究


煤自燃发火实验炉体图

关系图,最高温度点,矿煤,高温点


陈家沟矿煤样自燃过程中最高温度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高温点,矿煤,硕士学位论文,最高温度点


高温点温度与高度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U+L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 张付现,李树生,张海庆.  中州煤炭. 2011(01)
[2]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J]. 肖旸,李树刚,李明,马砺,邓军.  陕西煤炭. 2010(06)
[3]神华高产高效矿井防灭火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J]. 尤文顺.  神华科技. 2009(04)
[4]煤层自燃过程的实验模拟研究[J]. 景兴鹏,王亚超.  中国矿业. 2009(04)
[5]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因素灰色关联性分析[J]. 巩志敏,周心权,刘正宏.  煤矿安全. 2008(04)
[6]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分类研究[J]. 牛会永,张辛亥.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10)
[7]采空区场流数值模拟程序(G3)实现与应用[J]. 李宗翔,王晓冬,王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8]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过程动态数值模拟[J]. 何启林,王德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01)
[9]煤自燃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进展[J]. 邓军,徐精彩,陈晓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04)
[10]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的研究[J]. 徐精彩,文虎,张辛亥,邓军,许满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2(06)

硕士论文
[1]李嘴孜矿急倾斜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D]. 张博.西安科技大学 2011
[2]下沟矿综放面末采撤架期间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 冯仗伟.西安科技大学 2011
[3]下石节高瓦斯易自燃煤层抽采条件下自燃预测研究[D]. 封华.西安科技大学 2010
[4]白皎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D]. 贾松磊.西安科技大学 2010
[5]西庞煤矿复采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 马威.西安科技大学 2010
[6]极易自燃煤层综放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技术研究[D]. 高志才.西安科技大学 2009
[7]煤自燃性预测数学模型研究[D]. 卜荣珍.西安科技大学 2009
[8]大宝鼎4号煤层露头火灾的数值模拟及应用[D]. 孙宝亮.西安科技大学 2008
[9]水分对煤炭自燃影响的试验研究[D]. 于涛.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7
[10]综合防灭火技术在高瓦斯矿井近距离煤层火灾中的研究应用[D]. 聂鸿元.太原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5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25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