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置煤矿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4:02
针对陷落柱突水这一问题,以辛置煤矿2-208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地下水对煤岩体的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对陷落柱突水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陷落柱不同构造情况以及突水情况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技术,为相似矿井陷落柱突水治理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煤炭与化工. 2020,43(08)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数值模拟仿真模型
随工作面持续推进,煤岩体塑性破坏区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工作面顶底板破坏范围不断增大,且在有软岩层位时,会出现隔层破坏的情况,在工作面推进至距离陷落柱45 m位置时,工作面处塑性区开始与陷落柱破碎区建立联系,导水裂隙通道逐步建立,如果陷落柱内水压情况较大的话,此时工作面处可能会出现顶板潮湿,渗水的情况发生;随着工作面进一步推进,到达30~15 m时,工作面顶板塑性区与陷落柱破坏区上方已逐步贯通,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突水程度跟陷落柱内水压以及导水裂隙发育程度相关。
随工作面开挖,煤岩体垂直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如图3可以看出,在煤岩体初态时,陷落柱周围处于应力降低区,陷落柱周边应力相对较高,随着工作面回采,应力重新分布,在陷落柱周边区域应力进一步增加,形成一定的支承压力区,在这个区域内煤岩裂隙发育。随着工作面开挖范围越来越大,在工作面前方10 m范围内形成的应力集中区越来越明显,应力集中系数也越来越大。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顶底板处出现周期性的压拉交替应力,使顶底板处于张拉及压缩变化状态,导致顶底板围岩破碎。另一方面,应力的不均匀变化分布,使煤岩体裂隙进一步发展,为工作面与陷落柱之间的导水通道发育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前预注浆技术在工作面过陷落柱技术探析与实践[J]. 张云峰. 煤矿现代化. 2019(06)
[2]动压影响下陷落柱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J]. 陈兵. 煤矿现代化. 2019(04)
[3]采动过程中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数值模拟[J]. 温兴林,王如猛,李兴东,王少强,杨志豪. 煤矿安全. 2019(02)
[4]煤矿陷落柱特征及其突水危险性探讨[J]. 张海亮. 能源与节能. 2018(10)
本文编号:3236792
【文章来源】:煤炭与化工. 2020,43(08)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数值模拟仿真模型
随工作面持续推进,煤岩体塑性破坏区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工作面顶底板破坏范围不断增大,且在有软岩层位时,会出现隔层破坏的情况,在工作面推进至距离陷落柱45 m位置时,工作面处塑性区开始与陷落柱破碎区建立联系,导水裂隙通道逐步建立,如果陷落柱内水压情况较大的话,此时工作面处可能会出现顶板潮湿,渗水的情况发生;随着工作面进一步推进,到达30~15 m时,工作面顶板塑性区与陷落柱破坏区上方已逐步贯通,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突水程度跟陷落柱内水压以及导水裂隙发育程度相关。
随工作面开挖,煤岩体垂直应力分布如图3所示。如图3可以看出,在煤岩体初态时,陷落柱周围处于应力降低区,陷落柱周边应力相对较高,随着工作面回采,应力重新分布,在陷落柱周边区域应力进一步增加,形成一定的支承压力区,在这个区域内煤岩裂隙发育。随着工作面开挖范围越来越大,在工作面前方10 m范围内形成的应力集中区越来越明显,应力集中系数也越来越大。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顶底板处出现周期性的压拉交替应力,使顶底板处于张拉及压缩变化状态,导致顶底板围岩破碎。另一方面,应力的不均匀变化分布,使煤岩体裂隙进一步发展,为工作面与陷落柱之间的导水通道发育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前预注浆技术在工作面过陷落柱技术探析与实践[J]. 张云峰. 煤矿现代化. 2019(06)
[2]动压影响下陷落柱突水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J]. 陈兵. 煤矿现代化. 2019(04)
[3]采动过程中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数值模拟[J]. 温兴林,王如猛,李兴东,王少强,杨志豪. 煤矿安全. 2019(02)
[4]煤矿陷落柱特征及其突水危险性探讨[J]. 张海亮. 能源与节能. 2018(10)
本文编号:3236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3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