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智能防火对策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14 21:51
在我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古建筑因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导致诸多火灾事故的发生,造成古代历史文化瑰宝损失惨重。以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古建筑的防火问题与起火原因,从智能防火角度探讨对于古建筑的火灾防护。根据古建筑火灾的成因与特征,在现有防火手段基础之上,建立线下消防扑救与线上消防监控共同作用的智能防火系统,帮助消防部门、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发现和通报警情,第一时间消除火灾隐患,有效保护古建筑。
【文章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2020,42(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国内近十年392起古建筑火灾成因分析
因古建筑自身较为高大或建造地势高,导致其容易遭受雷击引发火灾。在我国古建筑中因雷电引起火灾事故的事例也数不胜数,例如北京故宫曾遭受数十次雷击而造成或大或小的烧毁。因雷击导致火灾事故频发,所以古人早在屋顶镶嵌鸱吻(如图6[23]所示)并将铁链接到地上用以导电。现代针对雷击这种自然现象也采取了较多的有效措施,例如分流、均压等,最大程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带给古建筑的伤害。3 古建筑智能防火技术对策
运用现存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中的精确定量分析法,技术人员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建立古建筑火灾模型,采用非稳态模拟方式模拟火灾发生时的烟气运动、温度变化、火势发展、人员疏散等情况[24]。对于不同的古建筑模型,按照其独特的空间特征应选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以准确全面地对古建筑火灾情况进行分析。常用的离散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25];常用的定量分析法有建筑火灾安全工程法[26]、火灾风险与成本评估模型[27]、模糊数学评估法[28]等。其中,古建筑火灾的分析以模糊数学评估法为主。同时,建立含有古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线的建筑信息模型,根据火灾模型和信息模型共同分析被测古建筑的火灾危险程度,辅之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层次划分与指标选取制定消防安全检查表,进行古建筑火灾起火可能性与危害性评估,在多方位考量基础上得出适合被测古建筑的消防方案。将此系列评估手段和消防方案归入档案,上传消防部门,消防部门按分析结果对负责区域内古建筑进行分级,经安全评定后采取对应整改措施,做到从根本上防控火灾的发生,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3.2 健全火灾自动探测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洲第一高木塔”烧毁[J]. 中新. 现代企业. 2017(12)
[2]古建筑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周会会,孙晓宇,苏文彬.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7(11)
[3]浅谈“互联网+”时代文物古建筑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J]. 李昕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1)
[4]“智慧消防”如何精准助推消防工作的思考[J]. 陈亚. 消防界(电子版). 2017(01)
[5]古建筑消防安全初探[J]. 刘建军. 文物世界. 2016(06)
[6]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消防的创新应用[J]. 田长云. 甘肃科技. 2013(18)
[7]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消防的创新应用[J]. 李晓刚. 企业导报. 2013(12)
[8]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古建筑防火安全保护体系[J]. 熊军,陈保胜. 中外建筑. 2012(05)
[9]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 虞利强,邹丽,丛北华. 给水排水. 2011(04)
[10]独乐寺古建筑防火改造技术探讨[J]. 薛奕.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02)
硕士论文
[1]无线智能防火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赵心宇.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2]我国古建筑防火保护策略的研究[D]. 刘希臣.重庆大学 2008
[3]国内木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策略分析[D]. 刘天生.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962
【文章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2020,42(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国内近十年392起古建筑火灾成因分析
因古建筑自身较为高大或建造地势高,导致其容易遭受雷击引发火灾。在我国古建筑中因雷电引起火灾事故的事例也数不胜数,例如北京故宫曾遭受数十次雷击而造成或大或小的烧毁。因雷击导致火灾事故频发,所以古人早在屋顶镶嵌鸱吻(如图6[23]所示)并将铁链接到地上用以导电。现代针对雷击这种自然现象也采取了较多的有效措施,例如分流、均压等,最大程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带给古建筑的伤害。3 古建筑智能防火技术对策
运用现存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中的精确定量分析法,技术人员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建立古建筑火灾模型,采用非稳态模拟方式模拟火灾发生时的烟气运动、温度变化、火势发展、人员疏散等情况[24]。对于不同的古建筑模型,按照其独特的空间特征应选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以准确全面地对古建筑火灾情况进行分析。常用的离散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25];常用的定量分析法有建筑火灾安全工程法[26]、火灾风险与成本评估模型[27]、模糊数学评估法[28]等。其中,古建筑火灾的分析以模糊数学评估法为主。同时,建立含有古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线的建筑信息模型,根据火灾模型和信息模型共同分析被测古建筑的火灾危险程度,辅之模糊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层次划分与指标选取制定消防安全检查表,进行古建筑火灾起火可能性与危害性评估,在多方位考量基础上得出适合被测古建筑的消防方案。将此系列评估手段和消防方案归入档案,上传消防部门,消防部门按分析结果对负责区域内古建筑进行分级,经安全评定后采取对应整改措施,做到从根本上防控火灾的发生,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3.2 健全火灾自动探测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洲第一高木塔”烧毁[J]. 中新. 现代企业. 2017(12)
[2]古建筑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 周会会,孙晓宇,苏文彬.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7(11)
[3]浅谈“互联网+”时代文物古建筑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J]. 李昕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1)
[4]“智慧消防”如何精准助推消防工作的思考[J]. 陈亚. 消防界(电子版). 2017(01)
[5]古建筑消防安全初探[J]. 刘建军. 文物世界. 2016(06)
[6]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消防的创新应用[J]. 田长云. 甘肃科技. 2013(18)
[7]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消防的创新应用[J]. 李晓刚. 企业导报. 2013(12)
[8]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古建筑防火安全保护体系[J]. 熊军,陈保胜. 中外建筑. 2012(05)
[9]细水雾灭火系统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 虞利强,邹丽,丛北华. 给水排水. 2011(04)
[10]独乐寺古建筑防火改造技术探讨[J]. 薛奕.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02)
硕士论文
[1]无线智能防火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赵心宇.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2]我国古建筑防火保护策略的研究[D]. 刘希臣.重庆大学 2008
[3]国内木构古建筑消防安全策略分析[D]. 刘天生.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8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