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Multi-Agent的煤矿井下矿工井下逃生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8:26
  近几年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逐年增加,煤矿伤亡事故多次发生,虽然在2010年和2011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两者的百分比都有所下降,但是煤矿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仍然众多。井下事故发生时矿工不能正确选择逃生的路径和从矿工个体出发去考虑如何选择逃生路径,是逃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矿工个体出发针对个体生成各自的逃生路线,提高逃生成功的机率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基于Java技术的Eclipse和RePast建模仿真软件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基于Multi-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Multi-Agent 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构建了煤矿井下矿工逃生模型。模型将井下巷道的真实地图数字化和栅格化处理的结果作为Agent的活动空间环境,并设计了Agent的种类和属性,通过对井下人员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的生理和心理的情况进行研究,得到了Agent的决策;并将产生的数据记录、统计,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了对矿工在井下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情况加以仿真,模型中设置了不同的火灾发生地,分析了当火灾发生在无人巷道、矿工工作区和出口处时矿工的逃生情况,并对不同火灾发生... 

【文章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Multi-Agent的煤矿井下矿工井下逃生模型研究


Agent结构图

系统架构,中巷,水平投影面积,矿工


Figure 3.1 Model’s System Architecture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知道模型中参数的设要调整,模型的统计数据是否全面,然后根据模型加合理和实用。主要组成部分空间环境复杂,要想对其进行研究难度很大,为了方便本文处理,数字化之后形成栅格地图,构成一个网格空l),每个元胞可以容纳一个 Agent,并按照一定的生变化。模型中巷道空间的建立利用二维网格空大小的划分是根据矿工个体的水平投影面积来确定14

地图,栅格化,巷道,地图


c 模型运行到某一时刻的地图 d 巷道中的矿工图 3.2 巷道的栅格化地图Figure 3.2 Roadway’s Raster Maps3.2.2 Agent 的种类和属性矿工下井前,煤矿会对将要下井的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如矿井的井下巷道分布情况,应急避灾救灾路线的设定,竖井和平硐大巷升降梯的位置,井下避灾硐室的分布等。由于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矿工的接受程度会有所不同,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的反应也就会不同,体现在模型中即经验知识有差别。Agent 的属性设定为工号(ID 号,用来唯一识别矿工身份)、年龄、婚否、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四个层次)、行走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矿工类型(普通工人/带班领导)、是否带班负责人和经验知识是否丰富等。煤矿一般不允许女性下井,因此不增加性别这一属性,默认为男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消防安全疏散模拟软件的开发[J]. 杨漪,蒋云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6)
[2]针对不同人员特征的安全疏散模拟[J]. 刘伟,邢志祥,常建国.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4)
[3]地铁车站人员安全疏散仿真理论分析与应用[J]. 徐滢,叶永峰,蒋燕锋,胡群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03)
[4]基于农户行为的土地利用人工社会模型的构造与应用[J]. 黄河清,潘理虎,王强,郑林.  自然资源学报. 2010(03)
[5]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可靠度分析[J]. 马骏驰,李杰,周锡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9(04)
[6]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矿井系统[J]. 武亚峰,林在康,杨晓威,程海星,顾洪江.  煤炭科技. 2009(01)
[7]基于多Agent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设计[J]. 蔡丽,童敏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3)
[8]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概述[J]. 廖守亿,陈坚,陆宏伟,戴金海.  计算机仿真. 2008(12)
[9]基于MapObject的矿井火灾动态最佳救灾路线数学模型和算法[J]. 高蕊,蒋仲安,董枫,杜丙申,巩文保,王德胜,陈永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8(07)
[10]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 梅国栋,刘璐,王云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03)

博士论文
[1]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 岳昊.北京交通大学 2009
[2]基于Agent的煤矿智能虚拟环境研究[D]. 蔡林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煤矿井下避灾硐室研究[D]. 王丽.西安科技大学 2009
[2]公路隧道火灾下人员安全疏散性能化分析研究[D]. 邱昌辉.中南大学 2007
[3]火灾发生位置对安全疏散影响的研究[D]. 顾伟芳.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294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94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