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煤矿突出煤层含气差异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1:20
瓦斯是煤层中的主要气体,了解煤层的含气量大小与分布对矿井安全生产与资源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瓦斯含量随着煤层的埋深而逐渐增高,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芦岭煤矿是我国典型的高瓦斯突出矿井,然而瓦斯分布呈现出埋深较浅的8#、9#煤层具有较大的瓦斯含量,处于深部的10#煤层瓦斯含量低于浅部煤层。本文以芦岭煤矿8#、9#和10#煤层为研究对象,多尺度、多方面的对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综合区域构造、地质构造和瓦斯赋存条件从整体构造控制、层序地层、煤层碳同位素、矿井构造分布、盖层封存条件、含水层情况等方面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因素进行分析。区域构造活动控制整个矿井的构造使8#、9#煤层受到构造影响较严重,10#煤层较轻;依据标志层将三个主采煤层划分为两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且8#、10#煤层均处于层序海侵体系域顶端,上覆岩层均为高水位体系域沉积形成的泥岩,但层序Ⅰ的10#煤层顶部有局部为砂岩。通过碳同位素测定发现各层煤样中碳同位素值(δ13C)为-24.29‰-23.91‰,与淮北其他煤矿相比无明显差...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煤孔隙的测定方法及范围[39]
9图 2-1 淮北矿区构造纲要图Figure 2-1 Huaibei mining area structural outline map区域构造导致的地应力主导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受区域构造控制的影响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方更易发生突出。淮北煤田区域中强构造作用地带的突出也愈严重,如褶皱的轴部附近。其中褶曲的转折或倾伏处由于应力挤压作用最强烈也最易发生突出。多期构造运动使区内断裂带纵横交错,早期形成的 EW 向构造被近 SN 向的褶皱断裂影响,形成了不同大小的块状隆坳,较低次序的 NW 向和NE 向构造分布于各断块内。随后地质运动产生了一系列 NNE 向或近 SN 向的短轴褶曲,向斜背斜间隔分布且多呈向斜宽背斜窄。背斜产状从西向东逐渐变缓且陡翼常共生轴向一致的压扭性断层。2.1.2 煤系地层古生代加里东早期构造运动使地壳抬升剥蚀,造成本区地层沉积缺失了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地层,直到石炭纪早期,地壳缓慢下沉,并具备有良好的成煤环境,沉积形成了煤系地层。
图 2-3 矿井构造划分Figure 2-3 Mine structure division如图 2-3,将井田按构造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部分:井田边界至 F7 划为西部:此区域以中小型断层发育为主。发育有落差 10m以上的断层 19 条,断层走向变化较大,规律性较差,以 NE 向斜切断层为主。井田 F7 至 11-12 线划为中部:此区域构造相对简单,发育 7 条大中型断层,走向以 NE 向为主。井田 11-12 线以东划为东南部:此区域内发育大中型断层计 13 条,断层走向以 NE 和近 SN 向为主,另有层间断层三条,断层关系复杂。2.2.3 岩浆岩本井田岩浆岩活动较弱,仅在 F14 断层两侧发现极少量岩浆活动痕迹,岩浆可能在燕山运动期第二幕时期侵入。2.2.4 水文地质条件芦岭矿为隐伏矿床,根据含水层性质条件将影响 8#、9#、10#煤层的水源划
本文编号:3304769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煤孔隙的测定方法及范围[39]
9图 2-1 淮北矿区构造纲要图Figure 2-1 Huaibei mining area structural outline map区域构造导致的地应力主导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受区域构造控制的影响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方更易发生突出。淮北煤田区域中强构造作用地带的突出也愈严重,如褶皱的轴部附近。其中褶曲的转折或倾伏处由于应力挤压作用最强烈也最易发生突出。多期构造运动使区内断裂带纵横交错,早期形成的 EW 向构造被近 SN 向的褶皱断裂影响,形成了不同大小的块状隆坳,较低次序的 NW 向和NE 向构造分布于各断块内。随后地质运动产生了一系列 NNE 向或近 SN 向的短轴褶曲,向斜背斜间隔分布且多呈向斜宽背斜窄。背斜产状从西向东逐渐变缓且陡翼常共生轴向一致的压扭性断层。2.1.2 煤系地层古生代加里东早期构造运动使地壳抬升剥蚀,造成本区地层沉积缺失了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地层,直到石炭纪早期,地壳缓慢下沉,并具备有良好的成煤环境,沉积形成了煤系地层。
图 2-3 矿井构造划分Figure 2-3 Mine structure division如图 2-3,将井田按构造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部分:井田边界至 F7 划为西部:此区域以中小型断层发育为主。发育有落差 10m以上的断层 19 条,断层走向变化较大,规律性较差,以 NE 向斜切断层为主。井田 F7 至 11-12 线划为中部:此区域构造相对简单,发育 7 条大中型断层,走向以 NE 向为主。井田 11-12 线以东划为东南部:此区域内发育大中型断层计 13 条,断层走向以 NE 和近 SN 向为主,另有层间断层三条,断层关系复杂。2.2.3 岩浆岩本井田岩浆岩活动较弱,仅在 F14 断层两侧发现极少量岩浆活动痕迹,岩浆可能在燕山运动期第二幕时期侵入。2.2.4 水文地质条件芦岭矿为隐伏矿床,根据含水层性质条件将影响 8#、9#、10#煤层的水源划
本文编号:3304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0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