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多煤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21:46
为了解决西南矿区特殊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多、距离近,石门揭煤次数多、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近距离多煤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采用长钻孔预抽多煤层、短钻孔配合抽采单一煤层,实现超前加验证的方式联合抽采所揭煤层瓦斯,同时采用钻孔全程下套管"两堵一注"高水材料带压封孔及下向孔"压风吹水"技术,提高抽采效果,以便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及弹性势能。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此技术方法,长距离钻孔最长施工240 m,一般钻孔施工在200 m左右,有效控制前方多个煤层,所揭开的煤层最长用时26 d,较原始揭煤程序时间缩短了48%,有效实现了石门快速揭煤。
【文章来源】:煤炭技术. 2020,39(0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近距离多煤层石门快速揭煤的技术示意图
在实管段两端捆扎马丽散,带玛丽散膨胀凝固后,利用注浆机对封孔段的空腔进行注高水材料,高水材料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使钻孔周围的裂隙进行充填,增强封堵,当高水材料凝固后,孔壁形成1个封闭的通道,从而达到提高钻孔瓦斯抽采的效果(见图2)。(3)下向孔“压风吹水”技术。石门揭煤需控制煤层下部一定范围,在设计钻孔时出现下向钻孔,下向钻孔在施工后由于积水沉渣的影响导致瓦斯抽采效果差。在钻孔施工结束下套管时配1根DN15管随抽放管下入钻孔孔底(管口距抽放管顶端距离小于5 m,孔口外露长度不小于800 mm),封孔结束后,采用压风从DN15管内压入正压克服孔内水和钻屑的产生的重力,将其从孔底沿抽采管吹出,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
(3)下向孔“压风吹水”技术。石门揭煤需控制煤层下部一定范围,在设计钻孔时出现下向钻孔,下向钻孔在施工后由于积水沉渣的影响导致瓦斯抽采效果差。在钻孔施工结束下套管时配1根DN15管随抽放管下入钻孔孔底(管口距抽放管顶端距离小于5 m,孔口外露长度不小于800 mm),封孔结束后,采用压风从DN15管内压入正压克服孔内水和钻屑的产生的重力,将其从孔底沿抽采管吹出,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3.2 试验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门揭煤多方位立体式预抽瓦斯区域防突技术研究[J]. 曹佐勇,王恩元,田世祥,张光辉,汪皓,罗飞.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2]水力冲孔卸压范围及瓦斯抽采规律研究[J]. 王峰,陶云奇,刘东. 煤炭科学技术. 2017(10)
[3]高瓦斯厚煤层分层开采瓦斯防治技术研究[J]. 周廷扬,李启发. 煤炭工程. 2017(S2)
[4]水力冲孔物理模拟试验及其卸压增透效果研究[J]. 陶云奇,冯丹,马耕,许江,彭守建.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6)
[5]水力割缝在石门揭煤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中的应用"[J]. 吕贵春.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04)
[6]煤层注水与瓦斯抽采在石门揭煤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 蒋顺洲,罗文柯,周军,胡筱斌. 煤炭工程. 2013(07)
[7]松藻煤矿快速石门揭煤技术研究[J]. 龙建明,李文树,陈久福,周声才,李宗福.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7)
[8]石门揭煤钻孔布置优化分析及应用[J]. 卢义玉,刘勇,夏彬伟,张赛. 煤炭学报. 2011(02)
[9]注液冻结法在石门揭煤中防突作用的可行性研究[J]. 冯涛,谢雄刚,刘辉,黄存捍. 煤炭学报. 2010(06)
[10]石门快速揭煤防突工艺技术及应用[J]. 李青松. 煤矿安全. 2010(06)
硕士论文
[1]高瓦斯低透煤层水力压裂石门揭煤技术与应用[D]. 贾方旭.安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93476
【文章来源】:煤炭技术. 2020,39(0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近距离多煤层石门快速揭煤的技术示意图
在实管段两端捆扎马丽散,带玛丽散膨胀凝固后,利用注浆机对封孔段的空腔进行注高水材料,高水材料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可以使钻孔周围的裂隙进行充填,增强封堵,当高水材料凝固后,孔壁形成1个封闭的通道,从而达到提高钻孔瓦斯抽采的效果(见图2)。(3)下向孔“压风吹水”技术。石门揭煤需控制煤层下部一定范围,在设计钻孔时出现下向钻孔,下向钻孔在施工后由于积水沉渣的影响导致瓦斯抽采效果差。在钻孔施工结束下套管时配1根DN15管随抽放管下入钻孔孔底(管口距抽放管顶端距离小于5 m,孔口外露长度不小于800 mm),封孔结束后,采用压风从DN15管内压入正压克服孔内水和钻屑的产生的重力,将其从孔底沿抽采管吹出,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
(3)下向孔“压风吹水”技术。石门揭煤需控制煤层下部一定范围,在设计钻孔时出现下向钻孔,下向钻孔在施工后由于积水沉渣的影响导致瓦斯抽采效果差。在钻孔施工结束下套管时配1根DN15管随抽放管下入钻孔孔底(管口距抽放管顶端距离小于5 m,孔口外露长度不小于800 mm),封孔结束后,采用压风从DN15管内压入正压克服孔内水和钻屑的产生的重力,将其从孔底沿抽采管吹出,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3.2 试验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门揭煤多方位立体式预抽瓦斯区域防突技术研究[J]. 曹佐勇,王恩元,田世祥,张光辉,汪皓,罗飞.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2]水力冲孔卸压范围及瓦斯抽采规律研究[J]. 王峰,陶云奇,刘东. 煤炭科学技术. 2017(10)
[3]高瓦斯厚煤层分层开采瓦斯防治技术研究[J]. 周廷扬,李启发. 煤炭工程. 2017(S2)
[4]水力冲孔物理模拟试验及其卸压增透效果研究[J]. 陶云奇,冯丹,马耕,许江,彭守建.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6)
[5]水力割缝在石门揭煤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中的应用"[J]. 吕贵春.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04)
[6]煤层注水与瓦斯抽采在石门揭煤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 蒋顺洲,罗文柯,周军,胡筱斌. 煤炭工程. 2013(07)
[7]松藻煤矿快速石门揭煤技术研究[J]. 龙建明,李文树,陈久福,周声才,李宗福.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7)
[8]石门揭煤钻孔布置优化分析及应用[J]. 卢义玉,刘勇,夏彬伟,张赛. 煤炭学报. 2011(02)
[9]注液冻结法在石门揭煤中防突作用的可行性研究[J]. 冯涛,谢雄刚,刘辉,黄存捍. 煤炭学报. 2010(06)
[10]石门快速揭煤防突工艺技术及应用[J]. 李青松. 煤矿安全. 2010(06)
硕士论文
[1]高瓦斯低透煤层水力压裂石门揭煤技术与应用[D]. 贾方旭.安徽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93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9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