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
本文关键词: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害事故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近年来,虽然煤矿水害事故逐年减少,但仍然时有发生,其严重后果使得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大量实践表明,险兆事件管理能有效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险兆事件管理在国内尚未普及,针对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管理又尚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以煤矿五大灾害中的水害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将险兆事件管理引入煤矿水害的防治管理中,从而有效提升煤矿水害防治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煤矿水害防治和险兆事件管理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在明确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三类危险源及安全事故致因层次模型,构建了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致因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煤矿水害险兆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2)通过103例水害案例和文献调研,从个人、组织、环境、管理四方面对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运用关键事件访谈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筛选,最终得到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为该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3)应用上述指标体系,对某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从个人、管理、组织、环境四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提升对策。本研究在理论上明确了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定义和致因机理,构建了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煤矿水害致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矿水害险兆事件的管理进行了等级评定,并根据评分制定了提升措施。实践表明,该评价体系对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应用管理对策后该矿水害险兆事件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了17.9%(综合评分从2.79上升至3.29)。
【关键词】:安全管理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 影响因素 AHP-模糊综合评价 管理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74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7
- 1.2.1 煤矿水害事故的研究现状10-11
- 1.2.2 险兆事件管理的研究现状11-16
- 1.2.3 研究评述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7-19
- 2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基础理论研究19-31
- 2.1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概念界定19-21
- 2.1.1 险兆事件与错误、隐患、事件、事故的区别19-20
- 2.1.2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定义20-21
- 2.2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致因模型构建21-27
- 2.2.1 事故致因理论21-26
- 2.2.2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致因模型26-27
- 2.3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分类与分级27-30
- 2.4 小结30-31
- 3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分析31-40
- 3.1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31-34
- 3.2 基于关键事件访谈的影响因素验证分析34-39
- 3.2.1 设计访谈提纲34-35
- 3.2.2 抽样访谈对象35
- 3.2.3 关键事件访谈法实施过程35
- 3.2.4 提取重要影响因素35-36
- 3.2.5 访谈结果与分析36-39
- 3.3 小结39-40
- 4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评价体系构建40-47
- 4.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介绍40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0
- 4.3 层级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40-43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43-46
- 4.4.1 理论基础与步骤43-44
- 4.4.2 评价结果的计算44-45
- 4.4.3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45-46
- 4.5 小结46-47
- 5 某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评价及管理措施分析47-65
- 5.1 某矿简介47-49
- 5.1.1 水文地质特点47-48
- 5.1.2 防治水管理现状48-49
- 5.2 某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评价49-55
- 5.2.1 指标权重的计算49-54
- 5.2.2 评价结果54-55
- 5.3 某矿水害险兆事件管理措施分析55-61
- 5.3.1 个人因素提升措施55-56
- 5.3.2 管理因素提升措施56-60
- 5.3.3 组织因素提升措施60-61
- 5.3.4 环境因素提升措施61
- 5.4 管理措施的效果检验61-64
- 5.5 小结64-65
- 6 结论与展望65-67
-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结论65-66
- 6.1.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65
- 6.1.2 结论65-66
- 6.2 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3
- 附录73-82
- 附录Ⅰ 2000.01~2014.12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统计表73-79
- 附录Ⅱ 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79-80
- 附录Ⅲ 关于煤矿水害险兆事件影响因素的权重调查表80-82
- 附录Ⅳ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李宏;;煤矿水害预警系统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3年09期
2 林道兴;煤矿水害及防治方法探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丁尚仁;煤矿水害的防治[J];煤炭技术;2001年11期
4 鲍道亮;煤矿水害的地质原因和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3期
5 崔三元;崔若飞;;煤矿水害多源信息预测方法研究[J];物探与化探;2005年06期
6 余茂君;;煤矿水害6大致命隐患[J];劳动保护;2006年09期
7 崔三元;崔若飞;;煤矿水害的多源信息及定量化方法预测研究与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年03期
8 王怀洪;强孟东;;利用物探信息预测煤矿水害的方法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06年04期
9 凌标灿;;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及抢险救灾预案编制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王建民;孙世国;;接力泵在煤矿水害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飞峰;;永定县鑫源煤矿水害治理方案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姚宪华;张英梅;程珍珍;;多数据融合方法用于评价煤矿水害安全状态的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史渊;;煤矿水害事故分析与防治技术措施[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银科;;黄陵一号煤矿水害分析[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5 王经明;;煤矿水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石铮;;峰峰矿区煤矿水害条件分析及其防治[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7 周俊;李铭;;浅谈煤矿水害事故原因分析和对策[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立民;;陕西省煤矿水害类型及典型水害[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9 石显新;;矿井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害预测防治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武强;;煤矿水害综合治理的新理论与新技术[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峰;煤矿水害超前探测预警及快速救援科技创新团队[N];科技日报;2013年
2 姚琦;七台河市地方煤矿积极预防煤矿水害事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王冬梅;六大原因导致近期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多发[N];工人日报;2011年
4 邓飚 盘县安监局松河安监站;煤矿水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N];贵州政协报;2013年
5 梁悦龙 记者 于敬文;恒山加大力度防范煤矿水害[N];鸡西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程宇婕;汛期来临 煤矿水害防治形势严峻[N];中国能源报;2012年
7 记者 李仑;山西对煤矿水害实施“红线”管理[N];中国煤炭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瞿长福 实习生 娄和军;落实安全措施 防治煤矿水害[N];经济日报;2006年
9 暴玲喜 吕琳 刘洁;长子县煤炭工业局防范煤矿水害出实招[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谢然浩;进一步加大煤矿水害防治力度[N];中国矿业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亚;贵州省某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和防治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刘颖;峰峰煤田某矿突水危险性评价[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3 金梦;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胜利;贵州省地方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程珍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煤矿水害预防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凯;煤矿水害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永达;杨庄煤矿水害危险性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永贵;山东省煤矿水害特征及防治技术途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迎秋;复杂充水条件下煤矿水害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煤矿水害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和管理措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47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