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高地温环境对煤自燃危险性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20:22

  本文关键词:高地温环境对煤自燃危险性影响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地温 煤自燃 程序升温 CO浓度 活化能


【摘要】:为了掌握高地温环境对煤自燃的影响规律,基于程序升温试验,测试分析了恒温40℃处理后升温煤样和常温条件下升温煤样的自燃特性参数,并利用CO浓度随温度变化求解煤体表观活化能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2组煤样在不同温度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升温的煤样耗氧速率、CO产生率、CO2产生率和极限放热强度均高于常温条件下升温的煤样,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趋势越发明显,同时,其表观活化能均低于常温条件下升温煤样,尤其在低温阶段差异较大,表观活化能更低,说明高温环境导致煤体氧化放热性增强,氧化反应所需能量更低,同等条件下氧化反应速度更快,更容易氧化升温发生自燃,自燃危险性增大。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高地温 煤自燃 程序升温 CO浓度 活化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204135)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0625)
【分类号】:TD752.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浅部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甚至枯竭,井下开采深度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矿井高地温问题日益突出[1]。据统计资料显示,700 m井深的地温在32~36℃,1 000m井深的地温可达40~45℃[2-3]。由于地温高,环境温度较高,煤氧化自燃起始温度较高,自然发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坤,易欣,邓军;煤特征放热强度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5年05期

2 谢和平;周宏伟;薛东杰;王宏伟;张茹;高峰;;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砺;宋先明;文虎;孟祥军;;孤岛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综合治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2期

2 邓军,徐精彩,陈晓坤;煤自燃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徐精彩,赵敏,孙红丽,邓军;人工神经网络在煤氧化性预测方面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梅甫定;孙连胜;李宝健;;唐公沟煤矿煤层自燃防火技术实践[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7期

5 赵丽霞;杨咏梅;贺晓;胡春元;;煤炭开发对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贡献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5期

6 王朋飞;惠庆波;赵科成;王志强;;深部倾斜煤层综采巷道布置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7 林海飞;赵鹏翔;李树刚;成连华;李志梁;索亮;;水分对瓦斯吸附常数及放散初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2期

8 完颜晓亮;齐俊德;史庆科;;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自燃立体“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9 任树伟;解宗沅;;我国煤炭行业成本控制发展路线分析[J];北方经贸;2014年09期

10 龙熙华;张雅荣;张兵;宋灵宇;;煤自燃温度场三维对流扩散方程的有限元解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婷;醛醇催化缩合和煤自燃初期的反应机理研究以及某些酰腙类铜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计算[D];西北大学;2007年

2 杨永良;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测试及煤堆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王月红;移动坐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有限体积法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黄金星;含硫矿石自燃机理及其危险性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海东;深部开采低渗透煤层预裂控制爆破增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6 陈晓坤;煤自燃多源信息融合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郑西贵;煤矿巷道锚杆锚索托锚力演化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8 常绪华;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燃烧(爆炸)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谷红伟;储煤场温度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姬建虎;掘进工作面传热特性及热害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运超;梁栋;孙京凯;丁云飞;;回采工作面空调降温效果的数值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6期

2 梁政国;煤矿山深浅部开采界线划分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钱七虎;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徐精彩,张辛亥,文虎,邓军;程序升温实验中用键能变化量估算煤的氧化放热强度[J];火灾科学;1999年04期

5 邹喜正;;关于煤矿巷道矿压显现的极限深度[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年02期

6 汤元元;菅从光;张晓磊;乐俊;;高温矿井极限开采深度[J];煤矿安全;2010年03期

7 朱林;;制冷降温技术在平煤四矿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开采;2011年02期

8 修作量,,王兴库;浅谈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煤矿开采;1996年02期

9 杜卫新;郑光相;;冰浆制冷降温系统在平煤六矿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9年04期

10 杨永锋;李全根;;局部降温技术在平煤十矿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明月;董超;孙浩博;;煤自燃影响因素权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煤矿安全;2012年12期

2 张立红;;井下遗煤自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J];山西煤炭;2012年12期

3 谭波;胡瑞丽;高鹏;李凯;;煤自燃灾害气体指标的阶段特征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4 贾淑洁;;煤自燃的原因及倾向性预测[J];科技传播;2013年10期

5 高晓群;;烟煤自燃的分析与预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2期

6 郭兴明,徐精彩,惠世恩;煤自燃过程中极限参数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7 徐精彩,王华;煤自燃极限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8 文虎,许满贵,李莉,代爱萍;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余明高,贾海林,潘荣锟;乌达矿区煤自燃预测标志气体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爱华;蔡康旭;;青山矿煤自燃预报标志气体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陆伟;;防治煤自燃新技术一高倍阻化泡沫[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2 丰丙章;;煤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A];2004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e

本文编号:531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31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a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