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9 09:20

  本文关键词: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藏铁路 滑坡、泥石流 风险


【摘要】:以多重风险评估方法为基础,运用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理论和风险评估模型,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历史灾害数据、地图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等,建立了滑坡、泥石流灾害历史致险性和潜在致险性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以2014年青藏铁路沿线数据为基础的物理暴露、应灾能力和脆弱性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相关24项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计算,得出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图。结果显示: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危险区有5个区段,西格段西宁-湟源路段、关角山隧道附近以及格拉段的拉萨河谷路段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最高;当雄-羊八井、安多-那曲路段以及唐古拉山-温泉路段属于中等风险;青藏铁路全线较低风险的路段有3段,分别是青海湖盆地的海晏-天峻路段、柴达木盆地的锡铁山-南山口路段、青南高原的昆仑山口-清水河路段,说明格拉段自然灾害风险大于西格段,西格段滑坡和泥石流分布比较集中,威胁路段较短,而格拉段滑坡和泥石流分布较为分散,威胁线路较长,其风险高于西格段。总体来看,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山区路段,高原面、盆地、宽谷路段线程长、区域广,绝大多数路段基本没有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从分析过程和结果来看,笔者认为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致险性与风险的分析结果能较好的吻合,说明在青藏铁路沿线滑坡、泥石流风险评估的结果中,致险性占主导因素。从总体分布情况来看,地势平坦的地方均处于低风险区,说明沿线地形因素是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关键要素之一。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青藏铁路 滑坡、泥石流 风险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项目(批准号:2010CB951704)
【分类号】:U298;P642.23
【正文快照】: 滑坡、泥石流灾害会淹没道路、桥梁,中断水、陆交通,对交通系统造成影响。2000s以来,GIS在滑坡、泥石流评价中得到快速发展[1-4],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模糊权重法、灾害指数评估方法优化处理后得到各因子的权重[5-6],最后得到风险区划图。近年来,随着RS、GIS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青藏铁路沿线的天灾及其预测方法探索[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2 尹国安;牛富俊;林战举;罗京;刘明浩;李安原;;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4年04期

3 ;科技[J];国土资源;2007年07期

4 于斌;梁留科;朱连奇;刘峰贵;周强;;青藏铁路沿线近100年地震震级与频次变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斌;朱连奇;梁留科;刘峰贵;周强;;青藏铁路沿线近100年地震震级与频次变化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成福;航测局两个地调项目通过验收[N];中煤地质报;2006年

2 记者 滕艳;青藏铁路沿线发现六条铁矿异常带[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军成;青藏铁路及沿线生态地质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伟涛;青藏铁路沿线油气资源遥感识别标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588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588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