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多场前兆信息辨识粉砂岩巷道突水模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2:08

  本文关键词:多场前兆信息辨识粉砂岩巷道突水模拟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粉砂岩 突水 多场 前兆


【摘要】:采用高速照相机、红外热像仪和声发射系统对巷道掘进面突水过程进行监测,总结加载过程中可见光图像、红外辐射温度以及声发射参数变化规律,寻找粉砂岩巷道突水的前兆信息。研究结果显示,突水发生前,巷道掘进面的渗水面积因渗水量增大而出现扩大情况。随载荷的增加,突水呈现2种模式,即"渐变型"和"突增型"。2种模式的突水发生前均存在多场信息变化的前兆。"渐变型"突水发生前红外最低温曲线呈现"降转升"波动,声发射出现大量低能率事件。"突增型"突水发生前红外最低温曲线为"突升转平静"变化,声发射表现为大量高能率事件。经统计分析,3种监测手段对突水前兆响应顺序为:红外可见光声发射。由于巷道突水的复杂性,建议采用多场联合监测方法,为突水监测提供更可靠的预警信息。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粉砂岩 突水 多场 前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088,5117407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2209047)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4067)
【分类号】:TD745
【正文快照】: 近年来,矿井水害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发生10人及以上重特大水害事故26起,平均每年发生5起之多[1]。矿井水害给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制约着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矿井水害问题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矿井水害的防治开展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林,张庆功,褚立法;井下突水综合治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年04期

2 胡耀青,杨栋,赵阳升,段康廉;矿区突水监控理论及模型[J];煤炭学报;2000年S1期

3 程艳芳;竹山塘矿-170m水平掘进突水分析及处理[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3年02期

4 冯恩杰,付民强;东滩矿断层活化对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4期

5 陈文林;洛阳矿区南块段100m水平中段运巷突水原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6 白峰青;卢兰萍;缑书宝;董传彤;张文增;;德盛煤矿特大突水治理技术[J];煤炭学报;2007年07期

7 胡建新;王群伟;;影响煤炭坝矿区突水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处理方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苏建国;白峰青;缑书宝;;地方煤矿特大突水治理成套技术[J];河北煤炭;2007年06期

9 肖宾;刘苏芬;;管道型底板承压突水点封堵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6期

10 杨之化;;西二区18层四分段综放工作面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J];煤;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民强;刘显云;;东滩煤矿3煤顶板突水因素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薛国标;;桑树坪煤矿淹井事故井下突水点及过水通道的探查[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3 时战峰;赵星海;张惠军;王济洲;;黄陵一号煤矿特大突水物探测量及原因分析[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儒斌;张文广;;突水点与小型断裂构造的对比分析[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陈松林;王锐;赵承勇;;河南省矿坑突水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齐蓬勃;周辉;刘志海;;一次突水成功治理案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7 郭启文;陈晓国;王全营;张秋成;;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分散突水治理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陈晓国;;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分散突水治理技术[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9 汪高举;余玉江;梁立勋;;煤矿暗河突水注浆封堵的尝试[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10 汪高举;余玉江;梁立勋;付自力;曾建;;煤矿暗河突水注浆封堵的尝试[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兵建;总公司大地特勘分公司骆驼山突水治理结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2 王代华;古汉山矿疏堵结合治“水龙”[N];焦作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正民;矿井水患早知道[N];中国煤炭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符辉;矿井突水及避灾仿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尹尚先;煤矿区突(涌)水系统分析模拟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2年

5 徐智敏;深部开采底板破坏及高承压突水模式、前兆与防治[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勇;煤矿井下水害漫延及避灾路线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亮亮;新安煤田煤层底板隐伏断层突水危险性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伟升;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规律及突水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亮;大采深煤层底板特大突水治理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5 魏红霞;煤矿井下多参数突水信息的动态评价方法及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悦;四川省华蓥山矿区龙滩煤矿岩溶突水特征与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冯现大;井巷围岩破断突水模型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晓明;铧子石膏矿井筒突水综合治理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9 刘志军;承压水上采煤断层失稳突水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10 田洪胜;双含水层夹煤层突水危险性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2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12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