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复合因素作用下煤样吸附甲烷的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1:36

  本文关键词:复合因素作用下煤样吸附甲烷的特性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因素 甲烷吸附 析因设计 极限吸附量 快慢指标


【摘要】:为研究复合因素作用下煤样吸附甲烷的特性,利用高压瓦斯吸附装置进行温度、粒径对煤样吸附甲烷特性的影响实验,运用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应用多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温度、粒径二者复合条件下对煤样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因素对煤样吸附甲烷的影响明显大于粒径因素对煤样吸附甲烷的影响,粒径对煤样吸附甲烷的影响较小,温度和粒径对煤样吸附甲烷的性能无交互影响作用,温度和粒径对煤样吸附甲烷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复合因素 甲烷吸附 析因设计 极限吸附量 快慢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资助项目(51327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57;51204134) 陕西省科技新星专项资助项目(2014KJXX69)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资助项目(2013JK0865;2013JK0876)
【分类号】:TD712
【正文快照】: 煤是一种相当复杂的非均匀性多孔介质,煤体吸附甲烷受诸多因素影响,除受粒径、变质程度[1]、软硬煤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温度、压力、水分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献[2-4]表明研究煤表面积变化的只需要考虑内部的孔隙表面积变化,粒径对煤样吸附甲烷气体的影响只体现在时间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朋;张琛;李娟;刘建林;高茜;李鱼;;基于析因设计的多种重金属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12期

2 钟玲文,郑玉柱,员争荣,雷崇利,张慧;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J];煤炭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文;邱楠生;谢增业;许威;;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田异常高压演化研究[J];沉积学报;2011年05期

2 张小东;刘浩;刘炎昊;苏现波;;煤体结构差异的吸附响应及其控制机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傅雪海;秦勇;权彪;范炳恒;王可新;;中煤级煤吸附甲烷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4 王刚;程卫民;潘刚;;温度对煤体吸附瓦斯性能影响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5期

5 林腊梅;张金川;唐玄;朱华;朱亮亮;;南方地区古生界页岩储层含气性主控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2期

6 成前辉;梁为;李春虎;霍祥盛;;两种不同实验条件下煤的吸附性能研究[J];分析仪器;2013年02期

7 张文静;琚宜文;卫明明;王国昌;;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8 马砺;李珍宝;邓军;李贝;胡安鹏;;常压下煤对N_2/CO_2/CH_4单组分气体吸附特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9 苏雪峰;唐跃刚;王磊;王楷;张雅兰;;煤岩粒度对煤层气损失量估算误差的影响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年S1期

10 岳基伟;岳高伟;谢策;;高低温环境下煤对瓦斯的吸附平衡及热力学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2 崔永君;煤对CH_4、N_2、CO_2及多组分气体吸附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3 于洪观;煤对CH_4、CO_2、N_2及其二元混合气体吸附特性、预测和CO_2驱替CH_4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4 文国军;煤层气近水平孔钻进原位探测与水力纠偏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李志强;重庆沥鼻峡背斜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陶云奇;含瓦斯煤THM耦合模型及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周来;深部煤层处置CO_2多物理耦合过程的实验与模拟[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张天军;富含瓦斯煤岩体采掘失稳非线性力学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东勇;煤的CH_4与CO_2高压吸附行为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颜爱华;煤层瓦斯含量多源数据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刚;温度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任子阳;阳泉无烟煤对CH_4、CO_2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攀;水分对构造煤瓦斯解吸规律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宝种;阳泉无烟煤对N_2-CH_4二元气体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崔鹏飞;鲁班山井田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铭;采空区煤岩对CO_2的吸附特性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宏;环境温度对颗粒煤瓦斯解吸规律的影响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松;寺河矿区域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评价方法及临界值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周少华;焦作矿区不同破坏类型煤的瓦斯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书金;预抽条件下软、硬煤残余瓦斯含量差异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永红;唐柱云;曾科;;重金属联合毒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2 周秀艳;王恩德;韩桂春;;Cd,Pb和As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3 张蕾,徐镜波,杨丽;析因试验设计在环境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2004年01期

4 魏翔;任洪强;袁粒;朱文斌;;混合重金属对硝化颗粒污泥毒性作用的析因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5 周启星,程云,张倩茹,梁继东;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的定量关系分析[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3年06期

6 高继军,张力平,马梅,王子健;应用淡水发光菌研究二元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7 邓辅财;刘树深;刘海玲;莫凌云;;部分重金属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先鹤;邹飞;;高温环境复合因素对战士血中电解质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刘学勇;刘芳;吴斌;;睡眠剥夺、社会隔离等复合因素对小组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吕圭源;陈素红;温慧萍;刘建明;苏洁;胡慧明;姜水莲;;四组造模复合因素致肺阳虚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A];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本坚;汪晖;;小檗碱对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凤蕊;娄建石;方步武;;蒿鳖养阴软坚方合剂抗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巍林;复合因素作用下PVA-SHCC渗透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7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697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